第四九三章 城破-《大魏春》


    第(3/3)页

    李承志这是要与南军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

    他本想劝,但窥见儿子脸上的决然之色,话到了嘴边又拐了个弯:“你莫要诓骗为父,说实话:诸般火器还余多少?”

    “父亲放心,还多的很。足够杀南军个人仰马翻……”

    那就好!

    李始贤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见父子二人停下话头,李睿才装模做样的快奔了几步,站在望楼下高声唤道:“郎君,刁都督请你入城?”

    这般快?

    李始贤心里一跳,眺目望去。

    不知何时,城头上已然插上“讨逆都督·李”的号旗。许多泾州兵正在补刀、灭火、绑缚俘虏、收缴兵器。

    城门早已大开,骑兵排着一条长龙狂奔入城。

    但怪异的是,不论是城上,还是城中,竟不闻刀兵相交与喊杀之声?

    李承志低声解释道:“动用火器攻城,便有这般好处。难的是无法破城,只要城破,守军鲜有拼死顽抗者,只因已被吓破了胆。就如李松攻克头曼城,整整用雷轰击了三个时辰才得以告破,但入城,前后就只数克,就兵不刃血的占了全城……”

    一提李松攻克头曼城,李始贤就止不住的心头发寒:头曼城破之后,李松俘虏活口近十万,最后竟无一生还?

    便是那时他才悚然惊觉:为何遣李松率部遁往西海之初,李松便如防贼一般,做了那么多的布置。

    先是李亮、皇甫让,之后又是李承宏、李承学?

    随着实力的增长,野心会不断膨胀,且永无止境……

    “我记得你前日说过,此次所俘,会遣部分丁口予大碛?”

    “父亲好记性!”

    李承志边下望楼,边随口恭维着。

    “不如借此机会,将李松留在京中,伴你左右。让李亮与皇甫助承学镇守岭北,你以为如何?”

    李承志心中一动,想起了之前李始贤劝他“未雨绸缪,渐杜微”的那番话。

    “父亲所言甚是。但不论是大兄还是三弟,都未经阵战,毫无治军之经验可言。而如李亮、皇甫,二人少经历练,均无大将之风,与李松相比,颇欠火候。故而暂时,依旧是李松最堪大用……”

    李始贤想了想,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便是李承志时常所言:发展的太快,各种弊端就会飞速呈现。

    偌大的李氏,竟挑不出一个可以顶替李松的人才?

    他倒是可以,就如当初的李松一般,找个机会假死脱身就行。

    但李承志定是不会答应的。

    不是犯忌讳,而是太浪费……

    李始贤灵机一动:“不如,让你伯父暴毙?”

    李承志有些懵。

    自己怎就没想到?

    大伯随祖父镇守武威之时,不知与吐谷浑、柔然打过多少仗,且任过镇府长史。无论是治军还是理政,比李松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承志很是意动:“行倒是行,就是不知如何劝得动大伯?”

    毕竟是造反,脑袋别裤腰带上的营生。若不是吃了熊心虎胆,谁敢答应?

    “何需用劝?”

    李始贤不由的冷笑了一声。

    知子莫若父!

    当初李其受召入京,之所以带的是李始良,而非李始贤,便是因为李其深知:怕是他都未到京城,李始良就先反了……

    李始贤信心百倍的说道:“交给为父就是!”

    望楼下家臣不少,父子二人极有默契,再不多言,跨上马往城门行去。

    刚入门洞,便是瓮城。地上被炸的坑坑凹凹,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

    男女老少跪了一地,皆是五花大绑,应是叛军首脑的家眷。

    当看到为首之人时,李承志微有些愣神:元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