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 城破-《大魏春》


    第(2/3)页

    不知?

    那要你何用?

    伏罗抽出腰间的长刀,竟似是要照头砍下去。

    好在斥候眼明嘴快,急声辩道:“大人明鉴……魏军强攻之东城雷若流星,火箭如雨,便是末将敢冲,战马也畏惧不前。故而我等只敢于南北两城之下游探……

    之前诸般探报,便是由元继置于城上专负予我等传讯令兵口中得知。而此番应是城破的太快,致城上守军大乱,故而城破之时并未有讯息传来。

    但末将怕误了大人大计,无奈尽遣麾下,往东城急探,足足折损了百余骑,才探得一丝军情……大人,实非我等无能……”

    伏罗被气的双眼赤红,手中的长刀紧了又紧,却怎么也砍不下去。

    他知道斥候旅说的是实情,但无奈惧意就如海潮一般无边无际,好似只有杀人才能让他安定一些。

    谁都不敢劝,包括惯会见风使舵,最好充好人的慕容定。

    咬了好久的牙,伏罗突的吐出了一口气,仿佛被针扎破的气囊,眨眼间身形便委顿一截:“退!”

    慕容定的乙卫因折损过重,已便伏罗置为后军。若要退,自是由他开道。他无奈,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大人,退至何处?”

    “难道还能退回龙涸(吐谷浑与北魏交界)?”

    伏罗突然就怒了,狠狠的一刀斩了下来。不过是刀背,“绕过秦安,直接退至陈仓……”

    伏罗惊惧之下,甚至不敢去汧源与元丽汇合,而是选择直接去陈仓,打算于更为强盛的南军兵合一处。

    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陈仓之后便是武都镇,一出镇关,便是吐谷浑之境。

    伏罗然打算,若连南军兵合一处都抵不住李承志,就只能逃回老巢……

    慕容高连一丝生气的表情都不敢有,捂着头盔急声应道:“末将遵令!”

    随着几声呼喝,便见从胡阵中奔出数十骑,由西北往东南方向狂奔而去。

    这是先遣的传令兵,被派往秦安、汧源,乃至已孙兵陈仓的南军传讯。

    稍后,两万大军便开始拔营。

    两万余骑兵齐齐奔行的阵势何其壮观,根本不用游骑探报,方攻上城墙的步卒,及予城下巡游的骑兵,皆能看到西南方向升腾起了漫天的烟龙。

    胡军要逃……

    ……

    石彻的城墙被烧的焦黑,到处都是碎砖破石,及惨不忍睹的尸体。

    好似要把积郁了半日的闷气一股脑的发泄出来,李彰就如疯了一般,令炮卒不间歇的往城上抛雷。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这全是黄澄澄的钱……

    李松差点心疼死,亲自跑过去抽了李彰几鞭。

    不多时,烟尘便已散尽,东城墙上已不见半个站着的人影。

    护城河都已被填平,就如一群被放出圈的羊,两千白甲旧部推着云梯,对楼,疯了似的涌向城墙。

    刁整与郦道远坐的马上,观望着不费吹灰之力便登上城头,全种未遇一根箭矢、一颗落石的泾州兵,又是欣喜,又是感慨。

    “李始贤好福气,躺着都能立大功?”

    “谁让你我生不出李郡公这般出息的儿子?”

    刁整羡慕的叹了一口气,又往城下指了指:“元县男,召令虎骑,准备入城!”

    元鸷高声应着,命令兵敲响了大鼓。

    就在此时,南翼突然传来一阵尖厉的哨声。一骑狂奔而来:“都督,胡军全营出动,似是要转奔往南!”

    “快报予郡公!”

    ……

    “由西北移向东南,而非直接往西?看来伏罗依旧未死心啊……”

    李承志幽幽叹道,“如今我兵力捉襟见肘,只能由他。嗯,速报予李韶,令他严加提防……”

    李始贤有些揪心:“方才已来急讯,南军已然攻破了峪与骆峪两关,想必最迟明日,十万南军就会尽数入关。如今再加上伏罗了两万余精骑,堪称如虎添翼。而元伯兄(李韶)麾下之兵还不足两万,如何敌的住?”

    “父亲放心!便是南军入关,短时间内也不敢发起总攻,至少要先攻克北依秦岭的剩余关城,不然就会腹背受敌。

    再者如今伏罗即退,西线与陇山诸关隘也就不需留太多兵力,至少可遣两万步卒移至汧阴。助世伯固守足矣。只需坚持数日,等我攻克秦安,收复秦州全境,便会挥师东进,到时便决一死战……”

    道理便是这般的道理,李始贤自然清楚。但他依旧有些不放心:“怕就怕南贼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万一与伏罗兵合一处后,若敌军倾巢而出强攻元伯兄,我等又该如何是好?”

    不排除这种可能。

    李承志沉吟良久,抬头往东望去,目光幽森:“大不了,这秦州我不要了……”

    李始贤悚然一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