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思虑至此,隆武帝在经过最初的喜悦之后,内心中竟也升起了一种别样的情绪,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 唉!我这是怎么了?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隆武帝想起刚才那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不禁又自嘲地笑了笑。难道自己也终究会像某些昏君一样,免不了对忠臣良将的猜忌了吗?这可是为君者的大忌,至少在当今这生死存亡之际是如此。并且也违背了自己登基时的初衷。 作为曾经的一名远藩宗室,一位在登基前历经磨难的君王,隆武帝对与他有着相似境遇的汉光武天子极为尊崇,对其光复大汉的辉煌历程也进行过多次深思。当初,汉光武天子可谓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所面临的局势比之当今甚至更为险恶,可最终却还是复兴了汉室、延续了大汉的国祚。并且,云台二十八将皆得善终。 想了一阵,隆武帝最终还是释然了,若是自己真能有汉光武天子的心胸和气魄,又何愁庞岳不会成为中兴大明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驱逐了心中的杂念之后,他重新回到龙案前坐下,拿起了笔。 ………… 岳州 庞岳胜利班师至此,休整了两日之后,李过所率的东路军也返回了此地。较之西路军的大胜,李过却是感到极为遗憾。 按照计划,本来李过也应当配合岳州上演的好戏,先故意撤军南返,然后在中途秘密遣一支精兵北上设伏。若是罗绣锦果真应了尚可喜之邀,往西去夹击已“粮草不继、人心惶惶”的庞岳本部,则潜下的这支伏兵正好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罗绣锦在相信了“岳州之变”后,出于种种考虑,也的确做出了这一选择。他留下了魏守职、余世忠等人守城,自己则亲率督标营总兵贺云、武昌总兵张国柱二部乘船沿汉水向荆州进。其时,李过派出的伏兵也已抵达小别山一带,就等着罗绣锦上钩。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不知出了什么纰漏,罗绣锦竟提前察觉到了危险,赶紧回撤。伏击之事也遂告落空。 虽说预想的两面开花最终变成了西面的一枝独秀,拿下尚可喜却跑了罗绣锦,但庞岳还是感到满足了。毕竟就目前的敌我力量对比来看,能拿下荆州已属意外收获,再去攻占许昌也不一定消化得了,反而会更加刺激满清虏廷,加快其报复的步伐。 即便从东路忠贞营自身来看,也并不吃亏,没打下武昌,却将周围府县的大户都搜刮了一遍,了笔不小的横财。别的不说,至少未来大半年的给养是有着落了,也算是满载而归。 尽管离春节只剩下了十几天,庞岳倒也不急着赶回辰州过年,因为在岳州还有几件事需要先行解决。 先是俘虏的处理。荆州一战中抓获的清军俘虏,除去当场斩杀的把总以上军官以及各清将的亲兵和少数八旗死硬分子以外,还有六七千人,都被押送到了岳州。若要留用的话,当如何分配、编组,应当尽快有个具体方案。 其次是投诚的郑四维部的去处。若是可能,庞岳当然不介意将之收编成湖广镇的二线部队。但这事不仅要有郑四维的归心,也需要隆武帝的旨意,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反而会留下隐患。 再就是岳州、荆州的归属问题。至于岳州,庞岳是当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毕竟此地乃湘北门户,又毗邻洞庭湖,水、旱路四通八达,域优势明显,不可轻易与人。而新近收复的荆州,庞岳则不介意留给忠贞营驻守,并且在南返之前已经交给了高一功暂管。但最终的归属,还得等李过、袁宗第等忠贞营的其余各将拿了主意才行。因为荆州府虽然富庶,但将来也必将会先面临南下清军的兵锋,忠贞营敢不敢要也是个问题。 就在庞岳谋划着最佳解决方案的时候,又一支兵马南下来到了岳州。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襄阳起事,城破后又突围而去的王光泰。 襄阳城破之时,由于庞岳已率军进逼荆州,围城的清军主力无暇再去追剿王部残军,而是大部南下,王光泰这才逃过了一劫。本来,王光泰是准备继续向西,前往川、鄂交界的虁东地区休整,后来听说庞岳在荆州大败尚可喜、全歼其军,便又动起了南下的心思。 当接到王光泰的使者送来的联络书信时,庞岳已在南返途中,当即对王光泰有意南归表示欢迎,并也写了一封书信交由使者带回。 得到庞岳的许可,王光泰终于松了一口气。虁东虽然地势险要,却是比不得湖南富庶,更何况如今大明正在用人之际,南下显然展前景更大。带着这样一种想法,王光泰便整顿残军南下,长途跋涉之后终于在岳州追上了庞岳。 得知王光泰到来,庞岳特意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接见了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