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北地的确有小股胡人流窜,但屯边民众尚未北上,因而这些小股胡人对北地影响十分有效,何以用得着这么急切?” “难道就因这是陛下定的政策,便想要好大喜功,想要及早完成?以揽下这滔天之功?甚至是全然不顾民众意见和死活?” 闻言。 王离脸色微变。 连忙道: “我等断无此意。” 就在王离还想辩解时,王贲轻咳了几声,阻止了王离继续开口,王贲沙哑着嗓音道:“离儿,我渴了,你去给我盛杯水。” 王离连忙称诺。 而后快步的离开了大堂。 王贲轻咳道:“王离性格莽直,口出不忌,还请十公子见谅。” 秦落衡摇头道: “我又岂不知王离将军本性?只是修长城之事,实在不当急于一时,而且通武侯或有所不知,长城之所以没有放缓了修筑,便是我向父皇建议的,因为大秦不能再把老秦人徒耗在这些事情上了。” 闻言。 王贲脸色也为之一变。 随即点头道: “公子考虑的甚是。” “王离一直身处行伍,对此事却是不谙。” 秦落衡道:“而今大秦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内部是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有倾覆之危,我所言,绝非危言耸听。” “通武侯,仕秦数十载,有些事情其实比我看得更为通透,眼下所有人都关注于储君之争,亦或者追名逐利,但跟大秦一统天下时君臣同心相比,现在的大秦君臣恐早已异心了。” “但这其实怪不得朝臣。” “大秦立国时日尚短,并未形成自己的思想,因而不少官员还沿袭着三代的惯性,入朝为官,只是为荫一家之身,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父皇所求,乃是革新天地,以天下为念,他们的想法,无疑已与大秦背道而驰。” “而且......” “他们恐也早已被利欲蒙心了!” “通武侯,你为父皇最为信任,最为器重之人,也深谙大秦的现状,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也想知道,大秦就将会走向何种地步?” 秦落衡平静的看向了王贲。 王贲面色一沉。 他深深的看了秦落衡几眼,沉声道:“臣在昏迷前,其实已有所察觉,甚至还提醒过陛下几句,但也远没有公子理解的透彻,我当时只是感觉,百官或多或少都有了私心,甚至为了私欲已开始做睁眼瞎。” “当时我对此事也颇为不解,也一直没想清楚缘由,经公子这一说,这才如梦初醒,大秦的确覆灭了六国,但本质上,大秦只是在制度上做了革新,并未在思想上做进一步要求,所以导致了百官思绪倒退。” “究其原因,还是大秦自身出了问题。” “而且朝堂政令推行过于剧烈,完全没有考虑到各方的承受能力,因而才致使大秦陷入如今地步,此外,公子刚才说的十分有理,朝堂似乎过于倚重甚至是有些过于消耗老秦人了。” “老秦人乃大秦之根基,定国之本,平白耗费在各地工事,完全是在耗费老秦人的一腔热血,公子的建议十分必要,也极为关键。” “臣佩服!” “只是公子既已看出端倪,为何不向陛下直言?反倒向我这一将死不死之人诉说?臣属实有些费解。” “请公子解惑。” /80/80447/28534138.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