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以万钧雷霆扫灭,使其身名俱裂!(四千字)-《大秦嫡公子》


    第(1/3)页

    深秋时节。

    此时,三十万秦军已全部越过河南地,而且已在北河之外的连绵山地筑成了新的大营,方圆数里内都有斥候巡视。

    经过这一个月的追杀,匈奴诸部残余已逃的无影无踪。

    唯一遗憾的是,并没有抓住头曼单于,头曼单于最后选择了舍弃王旗,混在普通飞骑中跟着其他匈奴骑兵逃了。

    这也让涉间郁闷了好多天。

    而今自北海以南,数千里再也没有胡马的踪迹。

    狼居胥山的匈奴单于庭,也只有胡人仓促逃走后,遗下的道道废墟。

    虽已步入深秋衰草时分,但九原云中雁门代郡的北方牧民却是欢天喜地的大举北上,反时令的在阴山南北各处都扎下了帐篷,草原上再次燃起了昼夜不熄的篝火,歌舞赛马摔跤等庆贺狂欢不一而足。

    不过阴山草原刚经历战祸,农人商旅等尚还在观望,因而草原上的人其实并不算多,但已足够热闹欢腾。

    随着始皇的到来,整个草原彻底进入到狂欢。

    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振奋欢腾。

    嬴政自不会是空手而来,还派人送来了百余车御酒,还为此举行了盛大的犒军典礼,历来大军犒赏中,王酒之于士兵大多都是象征性的,千人队能得一坛王酒和水而饮,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而这次更是史无前例的,从千人一坛变成了百人一坛。

    其赏赐规格甚至胜过当年灭国大战。

    因而也是博得了与战士卒的欢呼和振奋雀跃。

    入夜。

    犒军大典,三十万将士人手一支火把,在大草原上连绵排开,构成了一副地上长龙,仿佛是要与漫天繁星较高下,云车上,蒙恬在得嬴政示意下,更是高呼一声‘分酒’,片刻之后,每人面前的大陶碗里都装满了含酒量三四成的‘御酒’。

    “饮!!!”

    蒙恬再次高呼。

    所有的将士都举碗痛饮。

    而后爆发出一声震荡整个阴山草原的陛下万年的呐喊。

    声震九霄,天地失色!

    碗中酒,对与战秦卒而言,并不算多少,但荣耀却是沉甸甸的。

    这是陛下亲自送来犒赏的御酒。

    这便足矣!

    声浪滔天,久久不绝。

    所有士卒在痛饮后都是泪水盈眶。

    待声浪渐渐平息之后,嬴政的声音在高高的云车上传出。

    “将士们,臣民们,朕今天犒军,规格远高于当初的灭国大战,因何?”

    “只在一处!”

    “剪灭六国,只是平定华夏内争!”

    “而驱除匈奴者,是平定华夏外患也!”

    “生存危亡,外患之危远大于内争之危,大秦及华夏想要万世千秋,便得深彻的根除外患,否则,早晚有一日,华夏族群将面临灭顶之灾!华夏族群也将永远不得安宁,二三子这次所立功业,定将名垂史册,为后人铭记!”

    “朕为二三子贺!”

    “为大秦贺!”

    “为华夏贺!”

    嬴政的高喊声刚一传出,四周便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回应声。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

    四野民众齐声呐喊,声浪此起披伏。

    嬴政长身站在高台之上,直视着下方的万民。

    待四周声浪小一些,嬴政才继续道:

    “只是驱除匈奴足够吗?”

    “不够!”

    “远远不够!”

    “匈奴自诩为天子骄子,自诩为马背鼻祖,他们岂会轻易放弃对大秦的窥视?大秦的确能够屯兵数十万于北疆,防范匈奴南下,但朕不愿意这么做。”

    “朕也不想这么做!”

    “你们都是朕的子民,有自己的妻儿,有自己的亲族,岂能把自己空耗在北疆?而使有家不能回,子女不想见,父母孝道不能尽?朕岂能坐视二三子被胡人始终牵制于此?”

    “大秦不当如此。”

    “你们也不该有此遭遇。”

    “因而大秦此次非但要驱除匈奴于千里之外,更要在北疆修筑一道御敌于外的长城,朕要用长城庇护我大秦万千子民,真要胡人只能望墙兴叹,而不得存进,不能迈入大秦疆域半步,朕更要将外患永远的隔离在华夏文明抵御之外。”

    “唯其如此。”

    “才不负二三子的浴血厮杀。”

    “也才不负九原云中雁门代郡等郡县子民的深切期盼。”

    “二三子皆是百战老兵,深受战乱之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