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若是不给,那便抢!(第二更)-《大秦嫡公子》


    第(2/3)页

    “大秦亦然。”

    “直到天下一统之前,大秦对匈奴都主要奉行的是防御,跟六国对峙那些年,秦也一直在修筑长城,这次北伐之后,大秦要做的,只是把这些长城连起来。”

    “耗费的国力民力没你想的那么夸张。”

    “再则。”

    “若是不把云中、雁门、代郡、乐浪郡等郡护住,匈奴就算被打退,早晚也会卷土重来,河套之地很是肥美,匈奴若是继续据有,用不了多久便能恢复元气。”

    “这是大秦绝不容许的!”

    “大秦修长城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要把这些肥美的土地,全部圈到大秦的境内,彻底的据为己有,没有合适的牧马地,匈奴就算想强势,也只能有心无力。”

    “你现在明白了?”

    秦落衡长长的行了一礼。

    他全明白了。

    大秦这一系列动作,并非是想跟匈奴做睦邻,而是想软硬并施的把匈奴给彻底铲除。

    大秦太熟悉匈奴了。

    匈奴就像是大秦的一面镜子。

    大秦靠东征西讨发家,匈奴靠四下劫掠壮大,大秦善于养马,匈奴善于骑射,两者本质上没太大区别,不若秦国也不会跟楚国一样,被天下诸侯称为蛮夷了。

    在春秋时,秦国更是直接被诸侯国称为狄秦,而老秦人也被称为夷狄。

    大秦一统华夏。

    匈奴则是一统了草原。

    两者唯一的区别,便是秦国出身华夏,而匈奴因游牧特性选择了一直游走于草原。

    正是因为对匈奴太熟悉,所以大秦很清楚该怎么对付匈奴,从一开始便做好了应对之策,只是以往碍于轻重缓急,没办法腾出手,现在匈奴既然选择主动出击,大秦自然不会放过这等良机。

    不过。

    秦落衡觉得不够。

    长城隔绝了内外,有助于大秦出征,但草原太广袤了。

    若是匈奴执意西逃,大秦其实是鞭长莫及,等到匈奴恢复一定元气,大秦会很难受。

    世上没有永远鼎盛的朝代。

    大秦亦然。

    大秦之所以能强势的去镇压匈奴,主要是大秦尚处于鼎盛时期,若是大秦开始衰败,无法压制匈奴,游牧民族必定会卷土重来。

    秦长吏所言,是长久之策。

    只是日拱一卒的推进,固然可行,但世事难料,谁也不知大秦以后会走向如何,若是真能如始皇所言,大秦能千秋万世,那日拱一卒的推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秦朝不能长久的保持强盛,这种办法,一旦等到秦朝衰弱或许灭亡,这段空档期,必定会让草原再次崛起,那历史上的悲剧恐会再次重演。

    而且。

    秦历史上就二世而亡!

    秦落衡沉声道:

    “小子认为此策有些不妥。”

    “这一项策略着眼长远,却是以百年、千年计,世事无常,未来的事谁也不敢肯定,若是一朝秦衰败,草原则必定会卷土重来,我认为大秦对游牧的策略当变通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