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昖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一边辩解,一边思考: 大明是父母之邦,孩子被人在外面痛打一顿,回父母家蹭吃蹭喝,不过分吧? 备受煎熬的等待中,大明爸爸很快查明了真相,立刻就派出援军,并让一个叫郭梦征的参将,给了自己两万两银子,说是安慰…… 总而言之。 过去种种经历让李昖从骨子里憧憬天朝,那里有一位素未谋面,却极其豪爽的皇帝兄长。 所以,当危机再度来临时,他不想着抵抗,反而一门心思要内附。 可惜,远在燕京的万历皇帝,已经有些厌恶这个异父异母的异姓兄弟了。 可李昖却毫不自知。 事实上,李朝和倭国已经被常年战争,拖得民生凋敝了,而有内忧的大明也感觉到一丝疲惫与不耐烦。 朝廷内部,不管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现在都默默达成一致: 大家伙应该毕其功于一役,以雷霆之势把岛国鬼子撵下海,不要再拖了,让国家财政赶紧缓一口气。 因此,本就在战争爆发时定下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 增兵,再增兵,大增兵! 当前不足万人守汉城,确实很难,但只要固守一段时间,危机就可以化解。 因为李如梅、李芳春、祖承训等辽东大将已跨过鸭绿江多时,预计再有半个月,即可抵达李朝京畿道。 而这才是第一波支援。 第二波支援,必须一步到位,实现把鬼子一次性赶下海的目标。 由于是大动作,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故而,今年是不可能完成了。 要知道,辽东与宣大已经派出大军前往半岛抗倭,余者肩负着守卫大明北方的重任,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外番,无节制削弱京师的防御力量? 大明朝廷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从全国选拣参战部队,以及指挥官。 除此之外,兵力上涨带来的一系列后勤补给问题,亦无法一蹴而就。 【这个世界存在大体型妖兽,船只体型更加夸张,相应地,那些力能扛鼎的士兵,需要吃更多食物来补充体能。】 就目前而言,这项大工程已经悄然开始,游击将军蓝方威的四千浙兵、前营参将王国栋的三千骑兵,已被万历皇帝在名单上圈了起来。 辽东、宣大、江南、川渝、两广,云贵高原,悉数在征调之列,只等着冬季过去,开春就开拔,去异国他乡杀倭寇。 其中,有三人更是被早早定下。 大刀将军刘綎。 擅使一把镔铁巨刀,此人原先在缅国打叛军,镇守西南边境,后来被调去川渝当参将,壬辰倭乱时,一听朝廷要跟小鬼子打仗,兴奋道: “老子的大刀可他娘等到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刘綎当即请求朝廷,准许自己出川抗倭,朝廷也觉得,一员虎将闲着也是闲着,就让他领着五千川军,去异国他乡砍小鬼子。 大刀将军接到正式调令,乐呵呵地率军出发,奈何路途实在遥远,等到他到达半岛战场时,鬼子已经支棱不起来了…… 换而言之。 李如松带着辽东军团出尽风头,将倭人打出平壤,使它们彻底放弃了进攻,没了精气神。 而刘綎擎着大刀,一路急行军,结果一个大仗都没捞上,打了两年酱油就无奈回国了。 如今第二次战争,他已收到朝廷暗示,虽然年龄比初次远征时长了好几岁,但刘綎依旧忍不住嗷嗷直叫,非要让小鬼子知道,刘大刀的大刀到底有多猛。 可人无完人。 刘綎有一个很令人无语的毛病: 贪财。 不仅如此,他觉得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贪财。 第一次出川抗倭,功劳、苦劳都有,按理说升官发财是板上钉钉,可他想要多捞一点,就去贿赂御史宋兴祖。 人家什么人?御史啊! 负责监察、弹劾百官! 当即便被宋兴祖告上朝廷。 万历帝最终没有深究,毕竟武人思想单纯,便不赏不罚,还派他去播州平定杨应龙叛乱。 在当地总督的强力支持下,刘綎不负众望,打了个打大胜仗。 该赏! 可刘綎老毛病又犯了,跑去贿赂总督他爹,不出意外,再度捅上朝廷,功过相抵…… 万历皇帝都忍不住想揪着他衣领,质问:你到底图什么?怕朕不给你升官?非要走偏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