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参见陛下!片刻之前,有襄阳军报送到枢密院,臣不敢耽搁,便来求见陛下!” 赵眘点了点头,“呈上来!” 将军报接在手中打开,赵眘凝神看去,没多久原本紧皱的眉头便是缓缓展开,“好!沈堂既然已经到了,那朕也就放心了!不过,他只带了两万兵马,这是不是有些少了? 之前襄阳战报不是说金兵有十数万之众么?” “陛下,襄阳一带的金兵的确有十余万之众!而沈大人也的确只带了两万兵马!这军报中虽然并未多说,不过,已臣猜测,其一沈大人是为了尽快赶到襄阳!若是大军开拔,自然是耗时良久,可襄阳情况危机,沈大人并不想多耽搁!” “而沈大人麾下这两万兵马,应该尽皆是精锐,而且大多以骑兵为主。 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赶到襄阳城!” “其二便应该是粮草、军械不足!” “之前凤翔府之战已经持续了数月之久,朝廷虽然一直在尽可能调拨粮草,可算起来却是远远不够!现如今,凤翔府之战结束,可粮草消耗恐怕也即将干涸!” “至于其三,沈大人率兵两万,只携带随军粮草,而后依靠过路州府、驿站补给!可饶是如此,恐怕沈大人军中粮草也并不充裕!之所以如此,恐怕沈大人也有破釜沉舟之意!以粮草短缺来激励麾下兵马战意,而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襄阳之战!” “这也是为何,沈大人抵达之后,只修整了一两日,大军便直接进入襄阳与金兵开战的缘故!” “哎!” 赵眘幽幽一叹,“应该便是如此了!想来这沈堂也不容易,与金国大战,朝廷粮草供给却是不足,也难为他了!” “不过,如今双方兵马相差这许多,那金兵也极为悍勇,沈堂可能再胜?” 赵眘有些担忧的问道。 他对于排兵布阵并不算太懂,大宋重文轻武,从小入宫的赵眘,学的更多是经史子集、帝王心术之类,可对于兵法却一知半解。 不过,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兵少的一方,自然是要吃亏不少。 刁宏信犹豫了一下,如果是其他人的话,他自然会直言失败,可这领兵的是沈堂,却给了他不小的信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