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山阴虽也算文选之地,可近年来却处于末流。去年,更是仅压那新昌一二。” “你是我山阴人士,更是居士弟子,自当为我山阴县前往。” 沈堂目瞪口呆,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而已,不仅成了李清照的弟子,竟是还要去参加文会?这不是让自己原形毕露么?自己虽然也算熟读今古,浅作几首诗词倒也不难。 可又如何与这能够孕育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这样的荟萃大宋读书人媲美? “沈堂,只需你前去,不说你今日所求。以后,有我魏询在,定不会亏待与你。” 也怪不得魏询会许下重诺!他上一任县令政绩平平,这一任被县中佐吏牵制毫无作为,再有一年有余,便是考核之年。如果一切顺利,正当升迁为集英殿修撰或者左右司员外郎之类。可如果考核不顺利,恐怕只能继续在县令任上蹉跎。 而考核顺利与否,与知州大人给的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干系。 所以,一个文会并不重要。但是,若能够讨好知州大人,甚至为知州大人所看重,自然是求之不得。 沈堂苦笑半晌,随后只得应道:“如此,随大人前去便是。不过,大人也知,诗词本是天生,若只得一二首则罢。若再多,恐有不妥。” “哈哈……”见到沈堂应许,魏询当即大喜,“足矣、足矣!我县还有他人,你只需做得一二首如那破阵子般,便当魁首!” 沈堂心中无奈的叹了叹,说不得,这一次为了讨好县令大人,自己只能再当一回文抄公了…… “好了,现在你可以奉上礼物,并说出所求了。”魏询看着沈堂笑道。 说到这里,沈堂又是有些无奈。这县令与百金楼关系如此,却是自己来求。不过,这是为自己之事,倒也无妨。 将手中布包放到桌上,沈堂口中说道:“大人应知晓,小子与百金楼合作一作坊,偶有泼皮闹事,因此想请大人照应几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