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五章 人嫌狗憎-《大魏春》


    第(2/3)页

    而且份量低了都不行,必须是那种但凡上门,李承志就得倒履相迎,不能拒之门外,更不能三言两语就糊弄出来。

    稍一思索,高英就想到了崔光。

    “也莫等明日了,我稍后就予崔尚书下旨,明日也不需参朝,直去李府便是!”

    “太后圣明!”

    一提李承志,高英就有些烦燥,一改往日的沉稳内敛:“回京当日,他称有恙,需休息些时日。如今已然两月,想必已然平复如旧,但怎不见他来述职?”

    元澄和元嘉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这根本不是李承志有没有病、病好没好的问题,而是他大伯死了,需要服齐哀之丧礼,更需丁忧一年。

    法理不外乎人情,更何况如今的元魏已与汉家王朝无异。

    既称以孝治国,自然不能不讲道理。李承志不愿夺情起复,你还能将他押来任职?

    而太后故意略过这一茬,就跟失忆了一般,摆明是不想和李承志讲道理了。

    元澄稍一沉吟,温声劝道:“臣以为,左右不过还有十月,与其落人口实,更让他怨上加怨,倒不如听之任之。待丁忧期满,再召他也不迟。”

    意思是你便是将他强召而来,他若不愿效力,整日混吃等死,你又能将他如何?

    这是个顺毛驴,你得顺着捊……

    高英恨的直嗫牙花子。

    那李始良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个时候死?

    罢了……

    她徐徐吐出一口闷气,捏了捏眉心:“元司徒,孤这数日都未过问,不知北镇战事如何?”

    元嘉欠了欠身:“秉太后,一如即往:虽不敢称高司空连战连捷,百战百胜,但十战之中足胜七战。据前日高司空遣快马送来的急报中所称,蠕蠕日渐势微,似有退兵之意。”

    元晖连忙补充道:“臣接到诸方密报,也是如此说法……皆赖高司空运筹帷幄,实乃太后之幸……”

    本以为太后必然凤颜大悦,但不想神情更见冷肃。元晖心中微凌。

    怕不是如李承志时常之戏言: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

    “诸镇情势如何?”

    元晖忙敛杂念,恭声应道:“秉太后,可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北地诸郡呢?”

    “河清海晏,风平浪静!”

    高英翻了翻邸报与密奏,无论是北征之副帅崔延伯,还是予高肇麾下领军的元渊之呈报皆是与元晖大同小异。

    就连一向与高肇水火不容的元怿,此次竟都难得的夸了高肇几句。

    称高肇一至北镇,就如虎啸山林,北镇之宵小之流、心思浮动之辈尽皆消声匿迹,服首帖耳。

    也未见高猛有何异动,确如元晖所言,夏州一如即往,风平浪静。

    如此一来,岂不是与李承志所料背道而驰?

    却正中元英之言:高肇如无根之浮萍,既如造反的理由,也无造反的能力。故而十之八九是李承志心恨不贲的构陷之词!

    此时看来,好像更加印证了元英的猜测。

    一时间,高英的心境又有了变化,欲令李承志夺情起复的心思不由的就淡了许多。心中也轻快了不少。

    想必今晚定能睡个好觉。

    下意识的看向案边滴漏,已是亥时四刻(晚十)嵩英的脸上顿时浮出一丝歉疚:“一时不察,竟这般晚了?辛苦诸卿!”

    “太后言重!”

    高英微笑颔首,又一挥广袖:“秦松!”

    “臣在!”

    “备三分酥山,差人随行,送至府上……嗯,予中山王也送一份……”

    “臣遵旨!”

    “夜深了,诸卿就早些回府,早些安歇!”

    “诺!”

    目送高英离去,三人心中不约而同的冒出一丝念头:如今的太后愈见达练,那还有先帝之时骄娇轻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