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真雷-《大魏春》


    第(1/3)页

    李承志原本准备在殿中仰天狂笑,而后大喝一声:老子不干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有多坚定,他甚至在入城前去了一趟皇陵,当着一众家臣的面,指着元恪的牌位赌咒发誓:我李承志有生之年,绝不再为朝廷领一兵半卒……

    但如今,已然没必要了。

    他即便真心想为元魏鞠躬尽萃,死而后己,朝廷也不敢用他。

    至少短时间内,想都别想。所以,何必多此一举?

    一想到他辞官之时,高英患得患失的模样,李承志就却觉的无比欣慰。

    怪不得,元英、高肇等人密谋夺他兵权之时,这女人竟未提前提醒他一声?

    果然,权利使人迷醉,但也更能使人理智、冷静,擒得清轻重。

    就如高英,在家国、权力面前,感情终要是弱一筹的。

    再如元嘉、高肇,所谓的亲情,也不过是争权夺利的踏脚石。

    这样才对吗,也省的到反目那一天,感觉好像对不起谁似的。

    李承志猛的想起了前世的一句梗: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刀的速度。

    他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倒让一众家臣一头雾水。

    “家里应是等久了吧?”

    “仆去报信时,家主、夫人,并众少夫人、小郎等皆在府外等候。”

    “父亲想必一肚子的怨气吧,却有口难言,哈哈……”

    用脚趾头也能想到李始贤现在是如何模样,李承志有些幸灾乐祸,又倍觉温馨。

    “总不能让父亲、母亲干等到日落吧?我就再不入宫了。李睿!”

    “仆在!”

    “将那天雷送入宫中。”

    “啊?”

    李睿头皮一麻。

    那几枚天雷,是郎君教他一手炮制的,他还能不知道真假,万一被识破怎么办?

    他小心翼翼的问道:“若有人深究,仆该如何做答?”

    “一问三不知便是,有何怕的?”

    李承志好不轻松,“放心,朝臣皆知我视此物为珍宝,绝不会轻泄于人,故而你只说不知便可,定无人心疑。

    再者我已将秘方交于秦松,由他代呈于太后,其中不厌其烦,极为详尽,一看便知。想必无人再追问于你,却就是了……”

    李睿心下稍松,独自驱着一驾马车驶向宫门。李承志在出宫之际,高英就予今日当值的元谳交待过,故而禁卫只是稍做查验,便予放行。

    看李睿驾着车,大摇大摆的进了宫门,李承志心出一股奇怪的念头:若自己遣李睿为死士,今日怕是能将高英与元英等来个一锅端。

    但有什么用?

    他失笑般的摇了摇,登上车辇往延年里行去……

    ……

    殿中复归沉寂,高英脸色阴沉,心中患得患失。

    今日,怕不是又中了元英的计?

    称制之初,她何等的雄心勃勃,壮志凌云,自以为可一展抱负,一显身手。如先帝何等雄才伟略,不依旧对她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诸辅并众朝臣,自然是手到擒来,易如反掌。

    初时,好似确如她所愿,元姓三辅也罢,三位汉辅也罢,大都对他毕恭毕敬,极少驳她颜面,高肇更是对她百依百顺。

    但时日愈久,她才慢慢醒悟,这等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她只是一介久居于深宫的妇人,又岂是这些于宦海浮沉半生,不知经过多少风浪的老狐狸的对手?

    元恪之所以那般,不过是宠着她,让着她而已。

    而诸辅并一帮朝臣,却是哄着她,就像哄傻子一样,包括高肇。

    不论大朝小朝,但凡由她决议,众臣莫不口称遵从。但之后行事却阳奉阴违,与她背道而驰。

    若非李承志痛陈质问,而后又得元英提点,她依旧以为尽在掌握之中。

    原来,全把她当傻子糊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