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诱敌深入-《大魏春》


    第(3/3)页

    不到半个时辰,伏罗已率大军进至清水县城二十里以东。

    这里是魏军西营之前寨。

    凭着轻骑快马、轻术精良,伏罗已探了个大概:西营领军之将为大魏东安县伯刁遵之长子刁整。元宏迁都洛阳之时,曾为司空法曹参军,气量宽宏却不失法度,深信孝文帝信任。

    后历任元禧、元嘉、元英等人之参军、司马、领军等,颇有擅战之名。

    刁整驻营于此,兵力应在两万左右,其中有骑兵八千,大都为元魏中军,无论兵甲还是战力,都堪称精粮。

    另有步卒万余,其中过半应为秦、岐二州之郡兵,精况步卒应不过三到四营。

    除此外,陈于陇山与秦岭诸关城、谷道之兵应在三万左右,不乏自洛阳而来的精锐之师。而仓猝间,魏帅定是不敢擅自调动。

    反观之,自己账下足有三万精骑,若以常理,以一万抵御魏军之八千甲骑,余之两万败万余魏军步卒绝不在话下。

    可惜,冒出了李承志这么个怪胎?

    思量间,伏罗便至寨前。

    前些时日,刁整每日都会陈精骑予此,但今日来此,却成了一座空营。放眼望去,只剩一地破乱:倾倒的寨墙,遗弃的营帐,毁之不及的土灶,及许多来似是慌乱间未来得及带走的车驾。

    伏罗仔细打量着,心思转的飞快。

    此情此景,似是魏军慑于三万甲骑之威,不得不仓惶后撤。

    而斥候急报也是这般描述:他前一刻从清水城下出兵,后刻魏军就突然拔营。

    但虽慌却不乱:魏军尽陈骑兵于后。

    若只是如此,伏罗未尝不会衔尾而击。但诡异的是,魏军原本只有七八千骑兵,今日突然就多出了四五千,且还有三千虎骑?

    举大魏兴国之力,虎骑也就堪堪一万,若出征,定为主帅中军。再者他还见过陆延的信报,知道虎骑曾随李承志予沃野平乱。所以伏罗断定,今日领军的必是李承志。

    盛名下无虚士,况且又不是没吃地亏,伏罗便绝了掩后破阵的心思,而是步步紧逼,看李承志是不是会应战。

    至于会不会是诱敌深入,伏罗一点都不担心,只因这里是百里滩。

    顾名思议,此地宽广足有百里,且地势极为平坦,即无多少沟谷、更无大的山林。即便李承志想诱敌,又该将伏兵藏于何处?

    地利对骑兵如此有利,哪怕藏着野兔,都能将其惊出来……

    “大人,探马来报!”

    一声低喝打断了伏罗的思绪,他沉声应道:“讲!”

    “魏军一退便是二十里,但不知为何并未扎寨,只是让步卒予阵前立起了车阵!”

    “魏军骑兵呢?”

    “皆陈于左右,有如鸟之两翼,将步营护于其中……”

    伏罗心中一动:车阵予前,骑兵护恃两翼,那后翼必为精锐。

    且并未扎帐,表明魏军还会再退……

    正这般想,又有探马急奔而来:“大人,魏军突出骑队,皆着虎纹皮铠,直向我前锋逼来!”

    伏罗眉头一皱:“就只虎骑?”

    “就只虎骑!”

    “若只是挠阵,就莫要理会。若是敢近前阵前三里,就突出两翼围之……”

    “是!”

    待令兵走后,属下问道:“大人,魏军此为何意?”

    “以进为退罢了!”

    伏罗沉吟道,“若我所料不差,魏军今日只退这二十里。我若再逼,李承志不惜一战也不会再退半步。但若到了明日,定然还会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