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星火燎原-《大魏春》
第(3/3)页
还有,若此战皆为镇军之功,那你李承志为何就跟贼一样,突然就到了北镇?
跑去看戏了?
奚康生面露冷笑:“呵呵!”
李承志有样学样:“呵呵!”
一看他这副模样,便知其中还有隐情,怕是打死李承志都不会说。奚康生不由自主的就想偏了:难不成,还牵扯到了朝中的什么大人物?
一想起李承志跟鬼一样的出现在北镇,且平乱平的如此之快,奚康生就止不住的后背发凉。
罢了,不问了……
奚康生一摆手:“你此行这般鬼祟,定非专程来拜访老夫并你外舅。且如今你有天子旌节,老夫自当听你号令,但有所令,尽管示下!”
还真就没猜错。
他家还在泾州,李氏祠堂也在泾州,且李始贤已然复职,数日前便至萧关。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李承志路过之时,也该予泾州停留,大可不必如做贼一样藏头藏尾。
之所以如此,就是怕打草惊蛇……
李承志沉吟少许,刻意将声音压低了些:“还请镇守小心提防高平!”
高平……阎提,陆恭?
奚康生眉头猛的一皱:“怎可能?”
怎不可能?
“于忠自高祖起便尽享皇恩,世代皆为公候,何人能想到他于氏会举族而叛?
元丽、崔祖螭,及陆延、陆什夤等,未叛之时哪个不是忠臣良将,不也说反就反?故而多少一个阎提和陆恭又何奇之有?”
“如你所言,岂不是我奚某也说叛就叛?”
奚康生眼睛一眯,“你非孟浪之人,必不会无中生有,定是有几分把握的?”
“沃野即定,堪称功行圆满。就只一桩,令晚辈万分不解:我至沃镇之时,便请高刺史予内墙(即内长城、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临洮,西至辽东)陈兵数万,以防于景与陆延兵合一处,使我背腹受敌。
如这般围的如同铁桶,但至乱事平定,陆氏兄弟却逃的无影无踪?直至金明郡的急报送予高刺史之时才以得知,这兄弟二人竟都绕了个大圆,方一过河,便绕出夏州,自东往西,逃去了薄骨律。
也是运气,两日后,我与高刺史欲一探薄骨律虚实,恰欲数位不愿附从于景,自薄骨律叛出的兵将,声称七八日前,陆氏兄弟先去了高平镇,而后才至薄骨律!那时我才知道,连高闰也叛了……”
李承志悠悠一叹,“若再晚几日,晚辈即便不会大张旗鼓,也定是会经高平而至泾州,若是运气不好,被阎提与陆恭截杀,也并非不可能。故而才会行此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此来,但是想与镇守相商:即日起,镇守便无需理会秦、梁二洲,自有晚辈并姑臧候料理。只需举泾州之兵扼守陇山,截断薄骨律、高平二镇与秦州之要道,以免晚辈腹背胎神敌即可……
但等晚辈予梁州建功,便是镇定与高刺史合击薄骨律与于景之时……”
不知不觉间,奚康生已惊出了一身冷汗。
若非李承志运气好的逆天,并未察觉,谁会想到近在咫尺的高平镇也已反叛?
只等关键时刻倒戈一击,就如中心开花。莫说平定秦、梁二州并薄骨律,怕是关中当即就会乱顾一锅粥。
奚康生委实想不通:于景是于忠之弟,附逆有情可愿,但高平之阎提与陆恭又是为了哪般?
虽然陆恭与陆延都姓陆,但也只是姓陆而已,两族早无交际……
奚康生委实想不通:于景是于忠之弟,附逆有情可愿,但高平之阎提与陆恭又是为了哪般?
虽然陆恭与陆延都姓陆,但也只是姓陆而已,两族早无交际……
奚康生委实想不通:于景是于忠之弟,附逆有情可愿,但高平之阎提与陆恭又是为了哪般?
虽然陆恭与陆延都姓陆,但也只是姓陆而已,两族早无交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