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大获全胜-《大魏春》


    第(3/3)页

    杨钧已然能想像到,接到喜报,太后与诸臣会何等振奋,李承志的声望又该有何等之高?

    当然,也不乏有人心生忌惮。

    委实是李承志太过诡异,就跟能掐会算一般……

    稍一沉吟,他又问道:“若不再缓一日,等元鸷、罗监收兵之后,将此次斩获也算在其中?”

    “不用!”

    李承志风轻云淡的摆了摆手,“连灭杜仑十二部,头曼城也已攻陷,斩获何其大?不差这一两千首级……”

    一两千首级值当什么?

    万一要是将窦仑也斩了呢?

    虽然如此期盼,但杨钧也知希望不大。毕竟窦领身为一部之首,且为不输虎骑的附离军护恃,遁入狼山当是无虞。

    当然,若想贪功,随便斩一个胡酋的头颅送至京城,就称这是杜仑部大人窦领之首,朝廷便是生疑,应也不会深究。

    但以李承志的秉性,定是不愿如此……可惜了!

    这般想着,杨钧应了一声,当即就唤来文吏,备起了纸墨。

    但墨都未化开,突听城外一阵嘈乱,好似有兵卒在呼喊着“万胜”之类。

    杨钧心中一动,正欲起身迎出去,一匹快马就如离弦的箭一般奔进城内,直至衙阶之下才靳马停下。

    元谳浑身是土,黑甲早已成了白色,脸上像是糊了一层泥,就只能看到两颗滴溜溜的眼珠,并泪水冲涮而成的两道泥沟。

    还有那嘴一咧就到了耳根,白的刺眼的一口牙:“大帅,元县男擒住了窦领!”

    杨钧一懵,脸上泛起两朵潮红,就似喝醉了似的晃了两晃。

    “当真?”

    这还能有假?

    元谳笑的眉眼五官挤做了一团,脸上的泥沙涮涮的往下掉:“县男命我先行一步,已将窦领押来,司马是否验明正身?”

    “还不带上来……”

    就连李承志都有些惊讶:若是死的,他还不至于如此惊奇,比如被乱箭射死,或是落马摔死,更或是被马踩死。

    但元鸷竟抓到了活的窦领?

    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如何擒到的?”

    “胡骑全军出动之时,县男先令元熙将军率一旅迎击,其余按兵不动,欲探明敌骑大部之动向,再尾随而击……但胡骑奔出河谷后,却兵分两路,一路高举窦领龙旗,并附离军号旗,直奔往西,似是要遁入狼山。

    另一部就地散为鸦兵阵,或百骑一队,或三五什骑一伙,似是欲迂回向南……见南溃之兵皆为半铠,并无杂甲,且马徤兵壮,元县男当即断定,南溃这一部当为附离军。窦领也必在此部之中,意欲与北归的尉迟等部兵合一处。西遁之敌实为疑兵之计……

    而后县男便令我等也散为疏阵追击,又急令慕容亮、贺拔两部转西向南,弃西遁之胡骑,皆于外围拦截南部溃敌。终迫使其钻入罗都督布于五十里之外的步阵之中……至死伤过半,见突围无望,窦领举部而降……

    因尉迟等南掳诸部即至,担心罗都督之步阵独木南支,故元县男令属下先行一步与大帅报喜,又令四营镇骑并虎骑虎贲集于三封县北,欲与余敌决一死战……”

    怪不得元鸷运气这么好,原来是窦领怕死投降了?

    元谳秉报之时,几个兵卒抬进来了一只麻袋,将捆的如同粽子似的窦领抖了出来。

    深知元鸷之为人,李承志自是半丝都不怀疑,但杨钧却有些不放心,煞有其事的唤过李亮,将俘虏带了几个过来。

    藏在众家臣中的李松更不放心,躲过杨钧予李亮交待了几句。不多时,就带来了好大的一群,足有二三十个,其中竟还有几个妇人和稚子。

    一群兵将和几个妇人喊出“khan(可汗,鲜卑、柔然等族中统指部落首领,非最高汗王特称)”时,杨钧还不觉的如何。当那几个稚子哭着喊“aβaγa(阿摩,指父亲)”时,杨钧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柔然源自鲜卑,通用语言就是鲜卑语,且元魏举国汉化才几年,杨钧哪能听不出来?

    好家伙,李承志竟将窦领一家给一窝端了?

    就连李承志也止不住的笑了起来:李松连灭杜仑十二部,更是攻破头曼城。如今元鸷又生擒窦领,此战堪称大获全胜,毕其功于一役。

    俘虏皆被带下,闲杂人等也尽皆散去。李承志又让元谳取掉了窦领口中的破布。

    “窦领?”

    “正是窦某!”

    窦领不卑不亢的回了一句,瞅了瞅杨钧,又瞅了瞅坐于上首的李承志:“西海白骑?”

    李承志的瞳孔猛的一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