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教而诛之-《大魏春》
第(2/3)页
……
报德寺也罢,无极观也罢,自有虎贲围困。李承志也相信,元渊定会妥善处置,派出得力之人负责。
剩下的,无非就是该抓就抓,该审就审。李承志没敢奢望一次就尽全功,只希望能查出这一僧一道的根脚。
所以,他既未急着去见那位名义上的大舅兄,也没有急着去无极观,而是直赴元悦府上。
无它:李承志对女道士印象太深了。差一点儿,就让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敢舍命刺驾,定是非常之人。李承志不相信,随便拉出个人来,就敢干这种诛九族的大事?
更何况还是个女人?
这等人物,还是他徒弟,元悦不可能一点印象都没有……
怕过于招摇,李承志未亮旌节,又换了马车,且只带了一什虎士,往王子坊行去。
“那妇人年岁应在三十上下,容貌尚佳,身形窈窕,通体白皙无痕,且五指如葱。故而定非出自贫寒、庶民之家……”
杨钧念着刘腾查来的那女道士的信息,念到一半又“咦”的一声,“竟还生育过?”
李承志好不惊奇:“不是称‘通体白皙无痕’么,怎看出来的?”
“莫说令史、行人(均指仵作),随便寻一经年的坐婆(产婆、接生妇),在妇人腰骨间稍一摸索,就能断出育过几胎,有何稀奇?”
这么神奇?
李承志沉吟道:“说不定就能依此寻出些头绪来,且先记着,等见过汝阳王再看……”
“也对!”杨钧点头道,“能收其为徒,定知其底理,寻到汝阳王,一切便知……”
二人同乘一车,边走边谈,半个时辰后到了寿丘里。
元悦竟不在府上?
“这几日,殿下虽日日归家,但每日早出晚归,也从不予府中提及去向……
而夫人(元悦正妃)予多日前入宫听经,就被留于宫中,至今已近十日未归……故还望府尹海涵……”
元悦的侧妃是卢氏嫡女,虽面露惊慌,倒也回的滴水不漏。
杨钧只说顺路拜访,只在客堂坐了半刻,就告辞离开。听元悦不在,李承志连车都没下。
“闾氏受胡充华之邀入宫听经,事发时就在清泉宫。嫌疑未除,自然要禁于宫内。至于元悦……”
李承志稍稍一顿,沉吟道,“元悦能一改往日之劣行,每日都宿于家中,就已然不错了。以他的性子,此时指不定在哪里逍遥快活。嗯……直接去太极观,说不定就在与那帮道士厮混……”
如今日李承志主事,杨钧自是无可无不可。正欲令车夫转向,突听车外的虎贲低声秉道:“将军,急令!”
李承志掀开车帘,果见一匹甲骑急奔而来,背上插着一杆角旗。
此乃军中旗令,老百姓哪能认得。故而并未引起坊间惊慌。倒是马上的虎士一脸急色,马都未停稳,就急急跳了下来,俯在李承志的耳边说道:“旅帅,报德寺的僧人拒不开门,且有僧壮挚枪引弓,负隅顽抗……”
竟真的震出了虎?
李承志又惊又喜:“可是反了?”
“并不曾!”虎士回道,“是宗德法师祭出了先帝的王命旗牌,并冯太后、思皇后(元宏生母)之灵位。并斥司马假奉矫诏……又称不见陛下谕旨,绝不开门……”
司马……元谳?
李承志奇道:“元中郎竟只派了兵,而未遣将?”
“倒是遣了:中郎令楯橶、募员二卫各出两营,由两位卫将亲自率带出宫,听旅帅调遣。但不知为何,出宫予元司马(元谳)留了两营兵卒后,两位卫将皆去了无极观……”
哈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