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杞人忧天-《大魏春》


    第(2/3)页

    李松比他还惊奇:“郎君为何会有如此想法?这世人供神还来不及……哦,郎君应该是忘了,这朝廷和民间,对这神仙鬼怪之事有多敬慕,要不然怎么对这些和尚如此优容?”

    像是降下了一道惊雷,将李承志劈成了雕塑,他呆呆的站了那里,竟连呼吸都好像忘了。

    真是哔了……

    亏自己还在这里沾沾自喜,觉的古人思维僵化,明明只隔着一层窗户纸的事,却死活捅不破。

    闹了半天,自己可能才是最蠢的那一个……

    这北魏何止是信鬼神,都信的快魔障了!

    这里修石窟,那里造大佛,竟然能屹立一千多年还完好无损,可见心诚到了何种程度。

    还有这道官和僧官,特另是僧官……

    从夏朝数到民国,第一次见有朝代为了礼佛,专门给和尚巧立明目封官的……

    这可不是其它朝代那些象征性的官,而是来真的:各级地方的僧户,全是由各地方的玄都寺在管理,任何官府都没有插手权。

    举个例子:如果和尚当街杀了平民,当地官府无权管辖,必须要交给当地玄都寺审理……

    再举个例子:现阶段全大魏有民五百多万户,土地两千万顷出头,但其中僧户就有近两百万户,寺庙占地八百多万顷,都已超出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而且这三分之一的人和地,不向朝廷交纳半粒粟的税,全部交给寺庙……

    遍观中国上下数千年,再没有哪一朝发生过这种景象……

    这些也并非是李承志凭着记忆想像出来的,而是当今皇帝的叔祖父,时任民部和度支尚书的元澄,令各级地方政府详实统计出来的。

    等他统计好数据,上书给皇帝,并坦言了其中的厉害,而皇帝不但没重视,反而斥责元澄亵渎神佛,命他在佛像前跪了一夜,并“博颊百次”。

    并命尚书省,把惩罚元澄的原由做成邸报,抄送到了各州、郡、县,以示惩戒……

    李承志在李始贤的书房里看到这份邸报时,都惊呆了。

    这皇帝的脑子被驴踢了吧?

    连皇帝和朝廷都如此,那李始贤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