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有承接就让苏烈统领大军,这会是一场极大的冒险。 “他跟随卫国公学习过数年”李鸿儒提醒道。 “纸上谈兵者甚多,焉知他有没有真本事”徐茂功反驳道。 “若你不能去,我也不能去,苏烈又不去,你准备推谁领军?” “程知节不行,那就只能是契必何力了,驻守西疆的郑仁泰也能勉强领军!” “契必何力已经统领过一次西伐,不仅打击无功,他领军的套路也必然会被西汗国看穿针对,郑仁泰稳固吐浑国和吐蕃国疆域风险,冒然抽调必然引发隐患。” “朝廷有个小将薛礼不错……” “你是宁愿用小将,也不愿意用苏烈?” 徐茂功再做推荐时,李鸿儒反问了一句,这让他眉头一挑。 “苏烈领军也不是不行”徐茂功道:“但你必须随军协助!” “我没法随军”李鸿儒摇头道:“给予他一些帮衬倒是没问题!” “那就这么说定了!” 只是李鸿儒刚刚应下,徐茂功随即就有了点头。 当下的朝廷极为缺大将。 代代虽然有传承,但要登顶高位,诸多人无疑还差一截。 不论是朝廷当下主力培养的薛礼,还是李鸿儒培养的裴守约等人,这些人实力和经验都有缺憾。 这需要有一些过渡承接的人。 苏烈显然就是其中一位。 但徐茂功显然极为不放心苏烈,等到李鸿儒确保暗中接应,他才应允了下来。 他大踏步出了府邸,又心满意足而去。 这让李鸿儒有些后知后觉的反应,感觉徐茂功登门似乎就是为了捆绑他。 “但我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只是想想自己幕后对弈北俱芦洲铁勒,又牵引九姓铁勒部落归附大唐,李鸿儒觉得少有了其他能帮忙之处。 “莫非你还看上了我嫂子那边的助力?” 一场极为重要的战争押码在苏烈身上,李鸿儒也少有掉以轻心。 他寻思数秒,只觉多投入一些人会更为保险。 当北俱芦洲诸铁勒齐齐消退,北俱芦洲也没了和南赡部洲讲规矩的人。 尤其是陶依然属于新出现的秘境之主势力,对方和朝廷牵扯诸多,不通晓规矩很正常。 即便被人诟病,李鸿儒也有缓冲的余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