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坐在一堆秃头和菩萨上方,饶他一向稳重也有些闷得慌。 他当然很清楚如来佛祖为何要请他过来,也清楚对方一番客套后想问什么。 知晓如来法旨的人很少,知晓大唐朝廷见过如来法旨后处理方式的人同样很少。 如来佛祖想知晓确切的内容或只能猜,或只能询问新皇、长孙无忌、褚遂良,又或是他这个送交名单的人。 正巧李鸿儒也想知晓佛教当前的动向。 见到这帮人过得不好,他也就放心了。 这让他甚至还存留了一些与佛教交换的资本。 他想弄几套增长力气的秘典,如来佛祖想知晓大唐处理名单的意见,又有大唐是否剔除了佛教害死松赞王的猜测。 “相逢有缘,我佛通透肉身和法躯潜能,挖掘身体和生命的本质,王施主既是有学气力的念头,何不在我教修行一番”如来佛祖笑道。 “您是如何知晓我有修行气力的需求?”李鸿儒道。 他再次发问,显然是对如来佛祖那一套‘过去、现在、未来’的解释有着不满意。 “我观您背剑在身……也罢,毗蓝婆菩萨提及过一些事,让我有了一些猜测和联想!” “毗蓝婆菩萨是哪位?” 李鸿儒怀疑毗蓝婆菩萨压根不知晓他这号人。 但落到透到他的底细上,这大概率是敖娈前去了千花洞闹腾,又不乏撕扯百眼魔君,而后引出了一些内容。 思索到自己在其中的身份,李鸿儒只觉没什么大不了。 这至多是只有一柄剑的关联,他的剑可以在翠微宫借给真武宫主,在武当山借出去也没问题。 这显然是属于如来佛祖观测和思维发散所引导的答案。 无怪如来佛祖提及真武帝君没有死。 这大概是因为剑在他身上,又不乏被真武帝君动用,才落到了如来佛祖这种念头。 真武帝君的继承者都是道家人,但凡李鸿儒没有出示真武令,思维正常的人都难于联想到他身上。 李鸿儒想明白其中的关联,一时间心中了然。 “毗蓝婆菩萨回千花洞了,没有在这儿”如来佛祖摇头道:“她惹了一些麻烦,想来是需要去投靠黎山老母了。” “黎山老母是哪位?”李鸿儒奇道。 “那是骊山地仙界的一位古老存在,不乏大法力!” “骊山在哪儿?” “长安城向西不到百里之地便是骊山。” “我们在朝廷中怎么不知这么一处地方?那地仙界怎么进去的?” …… 正事还没开问,闲事扯了一堆。 如来佛祖屡有讲解佛教典籍示范修气力,但交谈不乏走偏。 从毗蓝婆菩萨扯到黎山老母,又扯到骊山,再到地仙界,又到上古天朝,又不乏西王母等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