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何将前往天竺之地的事情描述清楚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 想要安然摘除自己的关联很困难。 但李鸿儒在洛阳城休养了三天,倒也并非没有想好一套说辞。 他剔除了自己在大战中发挥的作用,将自己变成了宛如赤脚大仙一类的旁观者,还不慎被战场余波所波及。 这让他叙说了事实,又撇清了部分关联。 “大日如来佛连老巢都丢了,会不会选择东渡?”长孙无忌担忧道。 婆罗门退走,佛教则有可能卷土而来。 没有了落脚之地,待得一番争斗后,佛教必然与此前的婆罗门一样,不得不有着迁徙。 长孙无忌的担忧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实实在在需要准备预备应对可能的意外。 “他们当然会选择东渡”唐皇道:“只是那位如来佛是个异邦的身份,难于确定是否会真心凑到东土这片天地中。” “我总感觉佛教和仙庭关系不浅,只是难于琢磨清楚”长孙无忌低声道。 “你感觉单于都护府、瀚海都护府等处与我们的关系何如?” 唐皇开口。 都护府是东土诸朝代强盛时才有的概念。 大唐对外征伐,也并非打一仗掠夺一番就跑,而是打完胜仗后有着真正的管辖与治理。 但大唐的人数是有限的,而且少有人愿意奔赴到远方繁衍生息。 这避免不了需要融合当地特色,又慢慢归降着这些都护府区域中的异国人,直到慢慢同化为止,这种管辖的机构便叫都护府。 唐皇提及了都护府的概念,这让长孙无忌脑袋中一时有着豁然的开朗。 “如来佛此前只怕是被架空得厉害,待得我击溃了燃灯佛才有着大权在握”唐皇道:“只是他时运不怎么好!” 不论哪位皇者,也很难处理得较之如来佛祖更为到位。 这是刚刚掌控露头就被硬生生打压了下去。 给予如来佛祖的时间太短。 不仅仅是凝聚天地一朝时出了差错,便是灵山和弥卢山之争也少有给予缓冲的时间。 一步退,步步皆退。 这让唐皇都不免有些嘘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