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参与过针对汗国的阴山战役,也跟随李靖大总管攻灭过吐浑,和侯君集大总管覆灭过高昌,还和你们有过短暂交锋,你说我有没有行军打仗经验”李鸿儒笑道:“我们大唐军团精锐比率就是这个数,二十择一精锐不成问题。” 往昔的一些履历在有需要时就是光辉经历。 至少李鸿儒摆出往昔的战绩,待得松赞王低声询问过禄东赞,不免对李鸿儒领兵也多了几分信心。 李鸿儒在拿捏借兵的尺度,他也在拿捏能借出的尺度。 这其中涉及军团机动性、规模数量、行军消耗、能通达西昆仑山脉的人数、能回归的人数…… 诸多问题并不是商业上简单的买卖。 从十万正规吐蕃军团,两人亦开始提及精锐团和数量。 “一千人,我最多只能给你一千疾行如风的精锐骑兵,这定然能给你们找回颜面”松赞王伸出手指道。 一旁的禄东赞嘴巴张了张。 他不明白松赞王为何这般大方。 若是按他的建议,给一百精锐帮对方打几次秋风找面子也就罢了。 借出的兵和将越多,惹出的事就会越大。 一千人的骑兵团足以分成十股,甚至于二十股四处出击。 但凡连续出击数次,针对摩揭陀国的掠劫将四处开花,也会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吐蕃和摩揭陀国的关系会进入到极为恶劣的程度。 “赞普,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禄东赞低低提醒道。 “无妨”松赞王摇头道:“亲家的国度受辱,摩揭陀国这是不给我们吐蕃面子,他不给我们面子,我们为何要给他们面子!” “呃!” 禄东赞一时愕然。 但他又听得松赞王在那低低发声,又不乏李鸿儒的讨价还价。 内容似乎涉及‘我就当还掉你们的人情了’‘那你再给一千精锐?’‘八百呢?’‘不行,那你能行多少?’…… 两人低低秘议,禄东赞只觉难于摸清楚其中的内在。 他有些不明白松赞王何时又欠了人情,需要还到借出军团力量的这种程度。 “小气鬼,才加两百!” 探讨结束时,李鸿儒还嘀咕了一声,这让松赞王亦是跟着对喷了好几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