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婆罗门主神中,李鸿儒接触最多的便是大梵天。 这位主神迷了眼,屡屡对他发出友善之意。 但在婆罗门中还有另外两位主神。 他在星宿川之战曾经远见过毗湿奴主神,但从未见过湿婆。 据说对方经常和大梵天掰腕子,相应并不怎么信任大梵天就很正常了。 大梵天被他迷了眼,但湿婆显然难于将重注投在他身上。 这种分歧甚至蔓延到了麾下。 “摩珂迦罗就是想过来试探试探您的本事”求那跋陀沉重开口道。 “他这不是想试试我的本事,他是想让我死,想让你们婆罗门从此成为大唐与吐蕃永生永世之敌!” 李鸿儒用语时毫不客气,直接动用了两尊靠山。 对外人理解是一层意义,对婆罗门一系的人理解显然又是另外一层意义。 在通晓‘他心通’能力的求那跋陀面前,李鸿儒虽是义愤填膺,但叙说依旧秉承真实出发。 他的神态和心情做不得假,甚至于有太吾诸多能力的辅助,便是求那跋陀也不得不深信,眼前的人是动了真火。 大梵天对李鸿儒是一副态度,湿婆又是一副态度。 而夹杂其中其中,毗湿奴主神一系的人又是另外一副态度。 求那跋陀就是其中的中间派。 甚至于他的态度略微偏向主神湿婆。 但在眼下,求那跋陀的态度有着回转。 他见过李鸿儒,也逼过李鸿儒做事。 但他亦开始怀疑自己往昔的判断。 或许真如大梵天所言,眼前的人是吐蕃暗面里的掌控者,不断周旋于大唐和吐蕃之间。 对比他们进入吐蕃国时,此时的吐蕃国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为过。 除了婆罗门的影响,吐蕃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影响。 这种影响远较之教派带来的冲击更甚。 不断西化,吐蕃也不断中土化,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特色。 这种变化让大梵天都不由称赞,屡屡对吐蕃两位赞普有着称赞。 “他已经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求那跋陀低声道。 “他还死透!” 李鸿儒捡起长剑。 他目光微微向后一扬时,只见一抹白色身影在后堂中一闪而没。 看着前来躺地上舒缓身体的李淳风,李鸿儒目光收回,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而后继续对着求那跋陀施压。 “即便是他再活一世,他也不会是曾经的他,您是大人物,何必与他这种将来的凡人计较!” 好战的摩珂迦罗就死在眼前,求那跋陀对眼前年轻人不再有任何掉以轻心之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