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远行?你们还要去哪里?” 文公主尚还未回话,松赞王倒是起了兴趣。 他原以为李鸿儒带着十几辆车专程前往吐蕃国,没想到对方似乎还另有去处。 “去天竺走走!” 李鸿儒礼貌回复。 当着松赞王,李鸿儒也没法吐词他们要去泥婆罗国收取藩国臣服的气运。 夹杂在大唐和吐蕃国中间,泥婆罗国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墙头草,两头都有着依靠。 这是大唐名义上的藩国,也是吐蕃实际上的藩国。 吐蕃没法利用这种藩国气运,但大唐则具备运用的能耐。 只是这种事情难于明讲。 他只得拿第三个出使国做挡箭牌。 “你们要去天竺?” 李鸿儒的话让松赞王感兴趣起来。 他本能觉察到李鸿儒这支使团似乎有什么特殊的使命。 唐皇显然没可能让麾下奔袭万里去做好人好事。 一时间,松赞王的脑海中不由有着各种猜测。 他甚至觉察事情很可能与吐蕃国有一定的关联。 “我听闻天竺生乱,疆域分裂成数十国,这种乱象持续了无数年”松赞王道。 “如今有以摩揭陀国为数的天竺五国,又有三十二国林立于天竺区域其中”李鸿儒回道。 松赞王显然对天竺有兴趣,李鸿儒也不介意说一些基本信息。 这让两人的谈吐重新紧密了起来。 “他们教派如此强大,居然都没有让区域完成统一,真是未免有些可惜”松赞王道。 “教派并非王朝之主,如何去治理疆域,何况一个统一的强大王朝对他们并无好处”李鸿儒道。 “理是这个理,可惜了!” 松赞王叹息了一声。 “我听闻天竺往昔曾有过极为短暂的统一,您也要谨防此类事情”李鸿儒低声道。 “他们后来难于统一很可能只是少做了一些事”松赞王道:“我们断然不会如此。” “少做了一些事?” “不错,东土王朝是屡屡被打散,又屡屡有着统一,但天竺散了架后就再也没搭起来”松赞王道:“我学过你们的历史,你们要感谢东土国史上出了大秦这样的王朝。” “说的是!” 李鸿儒脑袋转念,随即有着认同。 东土最早也有着统一,但天地一朝时代过后便陷入了分崩离析。 这种情况直到秦皇朝时才有着重新的定义。 放弃天仙界秘境,脑海中不再执念着天地一朝,而是专心于地上王朝的发展。 这种分割甚至对后续的王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是大秦王朝延续往昔的规矩,但又将这种事情做到了极致的统一,这才是东土王朝散而不乱的真正原因!” “您说的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