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并不像张九鸦铸造宝剑,需要去跨行,琴棋书画之物本就是儒家文人锤炼元神的方式。 李鸿儒此时将目光放向了两人,希冀于从两人身上获取部分裨益。 琴声可陶冶心境,对弈可强化敏锐感和逻辑感,让元神更具慎密,观书和著书则能让人感悟,书宝更是有奥妙。 画画则能将言语难于表达用实境呈现出来。 依靠画画修行并非大唐特有的孤例。 这是远古以来就有的传承。 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一切的传承都是依靠画。 甚至于吐蕃这种大国至今都未从这种模式中走出来。 李鸿儒说话抖出了自己的心思,这让阎立本和阎让顿时放下了大半的心思。 但凡这小伙不是想从他们这儿掏走东西,一切都好说。 两人虽然有为朝廷做事的心,但还没沦落到将自己家底贴上去。 话题打开,阎立本和阎让嘴中的话语亦是转向了画技,与李鸿儒有着探讨。 一阵探讨过后,阎立本也不得不承认朽木难雕,李鸿儒在画技这方面的能耐确实低了数个层次。 但画画并非修炼的唯一方式。 作为画者,他们在这项领域有着权威。 但涉及术法、武技、著书等项目,阎立本和阎让也只能摊手。 拿专长和对方短处对比,这种吊打的优越感显然有限。 “我在画画上的本事不足,画技交流对我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李鸿儒指指自己脑袋笑道:“还望两位想想其他办法!” “那咱们只有请人了!” 阎立本寻思了许久,这才开口出声。 “莫非你是指二十四图,咱们这是藏私自用,不能……” 一旁的阎让开口叙说一句,随即又止住了嘴。 “无妨”阎立本指指李鸿儒摇头道:“反正看过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阎立本和阎让两人本事不小,也有相应的藏私能耐。 听着两人低声的描述,李鸿儒觉得自己有些理解为何这两人表现得又抠又小气。 真要大方起来,这两人就是人头落地的命。 作为延续数代的世家,阎家擅画,相应也喜欢藏画,对某些重要画作喜欢再复画一份。 这些复画的作品有不少难如初作,但也不乏其中的奥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