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并非他天性淡薄,而是见多了死亡,人心就会变硬。 而且他与侯君集关系确实难言良师益友。 金雕的翅膀划过夜空,迎向黎明破晓时,李鸿儒亦是看到了岭南诸多或大或小的村庄与城镇,又有各种路标作为标记。 待得他询问了数处地方,李鸿儒这才获得侯家发配之处。 与太子的发配之处并无不同,侯家同样冷清。 缺乏了侯君集这位顶级大高手,侯家的份量陡然降低。 大抵是侯君集太过于出色,侯应谦等人也越发显得默默无闻。 作为太学曾经的扛把子,侯应谦被侯君集勒令学文,这种强行制定的道理符合侯家经济状况,但似乎也扼杀了侯应谦的天性。 李鸿儒到侯府时,只见侯应谦在院落中舞剑。 在这儿,他还见到了往昔的小伙伴裴聂授学,又有祝青桐陪伴在一侧,在两人身边,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跟着。 “王王王……李学士来了啊!” 裴聂的眼尖,最先看到户外的李鸿儒。 但裴聂嘴巴倒是瓢了很久,半响才确定了李鸿儒的称呼。 “几年没见,你儿子都这般大了!” 只是十余年,诸多事情一切变得物是人非。 侯应谦家道中落,裴聂则已经身为人父,往昔显得有些刁蛮冲动的祝青桐则成为了贤妻良母,极具礼仪。 饶李鸿儒也不得不感慨这种变化。 “裴旻,见过你李叔叔,他是朝廷中的能人,身上好处多!” 只是见得李鸿儒踏门而入,裴聂就开始怂恿自家的孩子捞好处。 这让李鸿儒嘴巴张了张,刚刚踏入侯家这处院子的腿脚就欲收回去。 “切,瞧把你吓的”裴聂笑上一声,这才吭声问道:“怎么,你也被抓了小辫子,发配到了岭南!” “这倒没有!” 李鸿儒回上一声,又与行礼的侯应谦回了礼。 “我从天竺回长安,先去了黔州,再来的岭南!” 李鸿儒简单说上一声,又委婉叙说自己被牵扯有限。 但不论是侯应谦还是裴聂,两人都很清楚李鸿儒的状况。 李鸿儒的靠山倒了。 承乾太子倒下,而新太子那边,除非李鸿儒不要脸皮才可能巴结上。 但即便巴结上了,李鸿儒也难于落到此前的地位。 在这场动荡的风波中,不管是否在长安,每个人都免不了承受影响。 至少李鸿儒的太子中舍人职位必然会被摘除掉。 只是再度的相见,众人难有了以往的轻松与自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