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待得过了今日,张猛这一句‘李舍人’可就要改成‘王舍人’了。 他此时厚着脸皮定下心思,亦是觉得自己挂个另外的名字并无问题。 这大致相当于江湖人士的外号,只是这是属于他在朝廷中的外号。 “殿下!” 东宫之中,太子正捧着一册书观看。 但时不时的抬头也证明着太子并非像往昔那般心平气和。 听得李鸿儒入东宫复职,太子顿时吁了一口。 待得张猛告退,太子才放下书。 “件,多人面兽身,有时也属于纯粹的兽身,擅长人言和相术,极为擅长对危机做反应……” 太子没有对李鸿儒履职回来做评价,更是没有提及其他内容,而是说到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很熟悉,甚至太子的记忆力也很好。 汗国大捷后,李鸿儒曾经在凌烟阁对着诸多王子和公主瞎编了一些妖怪的故事。 而在针对太子时,李鸿儒则讲述了‘件’的故事,用于抵消王福畴《秘记》一事在太子心中产生的影响。 这是喜欢祸乱的预言妖。 李鸿儒不知道太子为何在此时提及‘件’,他也不显急,认真倾听着这个从他口中讲出去的故事。 “李舍人,这世上真有‘件’妖吗?” 太子叙说完,这才问向李鸿儒。 “殿下如今博览群书,学识诸多,怎么忽然问到了‘件’?” 眼前的太子不是当初的少年,而是真正的成年的太子,性情足够稳住,也有着不断增多的见识。 李鸿儒一时也难知对方为何做这种询问。 “我曾经将你所讲述的故事询问过左庶子杜正伦,被他嗤之以鼻,而后我又询问过太子太师魏徵,魏徵的回复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李舍人,你当年的故事是从哪册书上看到的?” 李鸿儒没有做正面的回复,这让太子重新做了一番表达,甚至提及了自己的取证。 “莫非您见过‘件’妖了?”李鸿儒问道。 ‘件’妖之事不足为奇。 一些普通的鸟兽都能对地震提前预警,而这种能耐放大到妖类身上,也有一定几率衍生出预知一些事情。 只是这些预知的事情准不准就很难说。 比如李鸿儒就为了李淳风‘预知’的事情烦心了十余年,不时处于怀疑和验证之间。 眼下的太子似乎也带上了这种烦恼。 “我见过一只人头鸟身的‘件’”沉默了半响,太子才开口道:“但是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场,没有人相信我见过‘件’,更没人相信皇宫之中存在能预言的妖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