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鸿儒沿着地理志上的指示方向不断飞纵。 跟随张仲坚誊写过大唐地理志,他亦对一些特殊区域有着大致的识别。 金雕的身影飞掠过片片山川与河流,亦是不断走向天气愈加炎热之处。 当李鸿儒展翅飞纵过一个渔村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海洋。 即便处于高空中,有着极远的视野,李鸿儒依旧看不到边界。 在那远远之处,他只能看到海天一线的一抹蓝色。 天地仿若一个锅盖,也仿若他处于万僵大阵中,前后望不到头。 在这种区域飞纵少有参照物可言,但凡乱飞便极容易迷失方向。 李鸿儒看了看稍显阴沉的天空,奋力挥翅时已经开始穿越这片传闻中风强浪高的海峡。 沿着渔港向外的方向飞纵,只是短短半刻钟,李鸿儒的身体便来来回回的摇晃起来,身体一时上一时下,翅膀不时有着费力的扇动。 空旷区域的狂风确实强,没有高山的阻隔,也没有树木的遮挡。 在这片海域中,狂风肆意猛刮。 这种空气对流形成的风浪远强于扶馀海域之处。 若是没有化鸟的能耐,而仅仅依靠狂风卷身术,李鸿儒觉得自己应该不足以渡过海峡,在中途必然会坠落到海域中。 他闷头闷脑朝着前方努力飞纵,身体不时沉沉浮浮,躲避着不时有着变换方向乱吹的猛烈大风。 “有雕,我们可以朝着那边飞!” 隐隐约约之中,李鸿儒似乎听到了一丝声音,他甚至觉得声音有些熟悉。 鹰眼的锐利结合上人眼实际的色彩时,他已经望穿了高空,看向了下方之处。 在下方的海域中,一块破破烂烂的甲板上,站立着两人和一五彩羽毛鸟类模样者。 李鸿儒晃晃脑袋,身体随即往下降落。 “师兄,你们怎么坠海了!” 李鸿儒张大鸟嘴,朝着下方大喊。 这让穿着霓裳羽衣的陶依然身体一顿,放下了公孙韵,止住了向上飞遁的计划。 在另一边,公孙举变出的半个鸟头又转化了回去。 “师弟,你怎么也来了?” 公孙举不认识这头金雕,但他听得出李鸿儒的声音。 在李鸿儒的修行中,依旧保持着高歌猛进的趋势。 相较于李鸿儒的《金鹏十八变》水准,公孙举觉得自己这些年修行喂了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