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的术法也仅仅只剩下有意思这个赞誉了”刘彦珺惋叹道。 “您的入梦术法是极为厉害的”李鸿儒愕然道。 “厉不厉害您心里最清楚了!” 刘彦珺摇了摇头。 往昔的上清派掌教都是名镇一方的大人物。 这种名镇一方在梁国的时代几乎达到了最高峰。 虽说陶家在渤海郡,但陶弘景便是创建上清派的掌教,实力不逊于梁武帝多少。 那时的释、道、儒三家并立,各有扛鼎的大人物,何尝像他们现在这般寂寂无名。 她敢入侵唐奉义的梦境,但往昔连李鸿儒这样的角色都不敢施法。 或分裂、或分化、或打压,道家各门各派被拆得七零八落,传承术法不断失传。 如今的上清派分裂成南北两家,传承凋零,即便是她这位上清派掌教的术法也只能堪称‘有意思’。 但朝廷的针对依旧没有停止。 或许在朝廷的眼中,没有传承的道家才是安全的道家。 若非上清派投靠朝廷,又有李淳风在朝廷撑着,刘彦珺觉得茅山的上清派道院只怕已经被取代了。 在诸多道观中,如今不乏一些儒家的假道士。 “也不知谁提议的大肆度人入道,提这种建议的人太坏了,这是在断我们道家的根。” 刘彦珺一声叹息,一时让李鸿儒抿了抿嘴。 说来太子洛阳城遇袭之后,他便曾经建议过度人入道的事情。 也不知朝廷早有这方面的心思和计划,还是说太子遇袭给予了一个更为充分的理由。 这十余年中,度人入道的事情就没断过,甚至于一波较之一波要强。 当时更多是针对释家的一些邪门教派,只是又要做出道家和释家的平等对待,这其中不免有殃及池鱼者。 看李淳风和刘彦珺的样子,上清派在近年来应该没少遭遇麻烦。 李鸿儒委婉提及《道德真经》《文始真经》《南华真经》等道经,这让刘彦珺哑然一笑。 “若是李学士有心于道家经典,那可要赶紧去四处看看”刘彦珺道:“宗正寺如今四处核查,言称收缴道家虚妄之说,只怕诸多道经不可避免有被损毁的可能。” “……” “《道德真经》是道家始祖老君的真言,《文始真经》则是关尹一派之学说,而《南华真经》属于庄子派系,文子派系则有《通玄真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