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李靖的眼中,李鸿儒属于被人占据而不自知。 年少天资不凡,妖孽到一时风头无两。 这便是说的李鸿儒。 长安城中风雨多。 但诸多的风雨入李靖的耳中,常常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但听得李鸿儒与李道宗激斗,两人是两败俱伤的平局,这让李靖坐不住。 五品打八品,这种例子很少,即便战争中也不算多见。 若非武者杀不曾有防备的文人,便是属于天性相克才有这种战绩。 但李道宗当时状态完好,李道宗也不是什么文人,而是剑术出类拔萃的朝廷高手。 作为近战型的高手,李道宗更是少有被近距离克制。 何况李道宗还率先动手。 在正常的推断下,李鸿儒这是属于一个必死的局。 即便有李淳风的插入也是如此。 但逆转来得太快。 或许李道宗也从未想过这种战果。 有多少人对李鸿儒战力吃惊,便有多少人怀疑李道宗是不是因为战争受损,出现了实力大降的可能。 诸多猜测中,李靖则是担心李鸿儒被人下凡投胎占据。 “一定要坚定信念,也要好好修行!” 李靖将《炼经》重重的放在李鸿儒了手中。 “这可能是挽救自身的唯一办法!” 作为数百年难出的朝廷顶级文武高手,李靖对投胎下凡占据思维这种事情深恶痛绝。 刀子不落在自己身上不知疼。 但他愤恨的心情早已经过去。 相反,李靖还有着坦然。 若非对方的助攻,他在征伐吐浑国时没可能如此神勇。 对方给予了他突破九品的机缘,他又将这份成果还了回去。 时隔数年,一切都没有变化。 他依旧还是原来的李靖。 但这段自我的对抗是人生中值得反复回味的事情。 伴随着自我反省,也有不断的琢磨和归纳,李靖最终将这种经历著书,归纳成了眼前的《炼经》。 “这是挽救自身的唯一方法”李靖叮嘱道。 “我其实……” “很少有人在占据前就有明确的感知,待得自身泯灭的那一刻才幡然醒悟,你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