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同诸多不喜被打扰者一样,李鸿儒也挂了牌子。 李鸿儒这面牌子采用了红漆涂写,极为醒目。 红漆不惧风吹雨淋,可以长久保存字的原貌,但李鸿儒涂抹时可能蘸多了红漆,这块牌子上的字有漆液流下,宛如一道道血痕,将这些字的形态拉伸延长得怪异无比。 这种牌子尤为适合阴暗的场景。 从侧面而言,这些字也能印证李鸿儒伤势很重,不喜被打扰。 一般人前来看到牌子就自动退缩了。 李靖府邸的家丁也是如此,没人应答后,直接回去做了禀报。 这让李鸿儒尴尬的笑了笑。 “您请坐,我给您泡茶!” 李鸿儒关上大门,又托住了李靖微微有些倾斜的身躯。 “我是不是很老了”李鸿儒拄着拐杖问道。 “瞧您说的,您才七十岁,在一些人眼中,您这点年龄相当于还没成长呢!” “比不得他们!” 李鸿儒说的对象显然是长生者。 在真正的长生者的面前,七十岁宛如幼年,远没有到生命的极限。 李靖微微感慨了一声。 道家擅长生,但道家修炼长生术之后导致的品性太过于散漫,只是求一份逍遥自在。 若人人求道,又或有能力者去学道,世道便落寞了。 学什么是个人意愿,但李靖并不会因为求长生去修道。 何况年轻时修炼定型,岁月都打磨过来了。 他被李鸿儒搀扶入座,目光还扫了李鸿儒参考的书籍一眼。 见得数十册都是道经,这让李靖长吁了一口气,只觉自己应该来李鸿儒府邸一趟,他也来对了。 擅修文武者少,而将文武大道修炼有成者更少。 李靖探查过李鸿儒,甚至知晓李鸿儒的修行更为独特。 这是朝廷之才,只要小心稳重一些,度过成长期,必然会迎来绽放期。 在大唐的军事人才上,李靖悉心传授了数人,前有侯君集,后有苏烈和徐茂功。 李靖并未将李鸿儒这个擦边球算进去。 但如今回想起来,李靖觉得自己也有些失策。 李鸿儒的成长太快了。 只是十余年,对方就能和李道宗打。 李鸿儒处于最为青壮年期间,还有大把迅速成长的时间。 这曾经是一个可以培育的种子。 待得如今,李鸿儒已经完全踏出了自己的路。 李靖目光凝聚在李鸿儒身上,他能隐隐感觉到李鸿儒已经踏出了极为关键的一步。 未成型者极好教,成才者则难于改观。 不仅仅是侯君集,便是徐茂功和苏烈也是如此。 兵法重在灵活,这三人都需要结合自己的道才能发挥各自所长,也会与他有着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