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高昌国常年处于东西交流的通道上,经营丰富,不乏财富底蕴,是侯君集颇为眼热的国度。 若是能打下高昌国,侯君集觉得自己八品有望,若是能在攻伐时发笔小财,说不定就成就元神八品了。 在攻伐高昌国这件事情上,他此前不曾参与投票。 但在现在,侯君集觉得自己是坚定的主战派,甚至他还要去主动领命。 “提前预祝大人征伐大胜,心想事成!” 李鸿儒抱拳恭贺了一声,顿时让侯君集‘哈哈哈’了许久。 “咱们一起享福!” 当初的承诺依旧有效。 李鸿儒送了扶馀国的气运临身,侯君集觉得自己可以送高昌国的运气回礼。 相较于扶馀国,高昌国无疑要强盛不少,这定然足够他使用,甚至于分润他人。 人情债最难还,侯君集也不想欠人情债。 比如他欠了李鸿儒的人情,这货给他惹祸时,侯君集只能一声不吭去应下责任。 强行撇开李鸿儒没问题,只是不免会被人说道,也没人愿意与他交往。 但若是不欠人情,他做起事情来就轻松多了,也人免了别人嚼舌根。 一时间,两人各有心领神会。 待得三日之后,斥候完全确定吐蕃人已经撤退出数百里,属于真实的撤退,侯君集这才带着小股人马奔赴长安城。 李鸿儒也在队伍之中。 他晃悠悠的骑着马,只觉自己此番出来的时间太长久。 “侯大人,咱们吏部的官还在吗?” “我吏部尚书的职位都没了,你说呢!” 侯君集回应上一声,一时让李鸿儒心有戚戚。 领导都没保住饭碗,如他这样的就更不用说了。 吏部不是江湖司这种清闲的部门,而是较为忙碌的部门,每个职位都不可缺,相应也有上有下。 “咱们这么下了也好”侯君集道:“只是放过那几个惹人厌的家伙,我心中总觉得自己少做了一些事情!” 侯君集想着离位时撤掉一批人,但这事情没干成。 他此时稍微有些不甘心,只觉苦等数月,啥正事也没干。 “还是行军打仗有意思”侯君集最终道。 “说的是”李鸿儒点头道。 “你来不来我麾下打仗?” “您还敢要我呢!” 李鸿儒问上一声,顿时让说客套话的侯君集沉默了下来。 这小伙干的正事很好,但有点费上司。 一般人受不起李鸿儒的折腾。 “我哪有不敢要的。” 半响,侯君集硬着头皮回了一声。 什么是祸从口出,侯君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