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兵家有直捣黄龙的说法。 这意思是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彼此相互敌对时,大唐显然是摸到吐蕃老巢中去了。 就算尚囊镇守不住大殿,他还有秘卫。 王宫大殿中有三名秘卫,个个都是十六道以上的实力,又具备阴魂的特殊能耐,堪称是天下间有数的刺客。 松赞王难以想象这些秘卫为何失手,没有将冲入大殿的大唐人留下来。 眼前这些画像并无特殊的能耐,但这些画像都是吐蕃国历史的传承。 只有看到画像,吐蕃人才清楚往昔的强大部落,也有着由来的历史。 没有历史的国度便谈不上沉淀,更是没有文化的累积,显得肤浅。 越是缺少,便愈加珍惜。 这对吐蕃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归属吐蕃王庭掌控。 松赞王一时大丧,不免发出了失态的声音。 但让他心中更为惶恐的是大唐的强大。 能在征战时摸到他老巢,还能将这些文物带出来,这意味着有能力覆灭他老巢。 此番冒然出征试探果然是一种愣头青的行为。 大唐并不像往昔那些攻伐的大型部落,可以不断去削弱。 只是一次试探性的军事行动,对方也来了一次应有的回报。 若非不想结死仇,让军团发生激烈碰撞,松赞王觉得大唐人已经在逻些城大开杀戒,毁他王室。 “他们为何对我们如此客气,到底是在忌惮什么?” 松赞王脸色晦明晦暗,脑海中无数念头疯狂打转,寻思着大唐朝廷的目的。 婆罗门对他而言属于高高在上,一些释尊和佛陀甚至给予他目中无人感。 但相较于大唐朝廷给予的威严,松赞王觉得婆罗门带来的感觉弱化了许多。 这是两尊庞然大物,每一个都不好相处。 他脸色变化,一时间也是思索到可联手的对象。 在面对强大者时,吐蕃国自然是谁弱联合谁。 婆罗门以礼相待,大唐又并非下死手,屡屡有着克制。 “谁会是吐蕃的敌人?” 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对国度而言尤其是如此。 今天两国交锋,明天把手言和对付他人不乏案例。 但对当前的吐蕃国而言,一者便是想强行融入吐蕃的婆罗门诸僧,另一者就是将婆罗门诸僧逼退的大唐。 大唐和婆罗门明争暗斗,最终牵引到了他们这个第三国。 “也不知端美三菩提何时归来?” 松赞王偶尔也会想想前往天竺取经的端美三菩提。 那是有可能牵引到的第四方势力。 三方争夺时,天平极易倾斜,但有四方拉扯的话,一切又会平衡下去。 松赞王并不想刻意亲近到谁,不论是他亲大唐,还是迎婆罗门,都会引发彻底的站队,难有自由可言。 “你们是如何取得这些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