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正是有此意,想去吐浑国找候尚书寻求一些帮助!” 李鸿儒点点头,领了命。 他对吐蕃国不了解,几乎是两眼一摸黑。 这种情况下若无协助之力,他就只能顺着方向跑,跑到哪儿算哪儿,至于寻求什么侦察则难于做到。 去找侯君集是个好主意。 他甚至还能额外带点小心思,看看侯君集是否有驯服赤霄剑的建议。 他瞅了瞅飘荡在腰侧的白带子,只觉这柄剑现在很低调。 但若要使用起来,这柄剑瞬间就会化成他手指的模样,高调到李鸿儒没法忍受。 好歹是仙缘九的宝剑,他此时说什么都要携带在身,避免丢失。 李鸿儒还得早点寻求方式驯服了,又或让自己妖牙提升,直接啃掉这柄赤霄剑。 只要有利用的可能,甭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李鸿儒觉得自己都能接受。 他拜会了太子,又领取了命令,这才踱步出了皇宫。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鸿儒嘘唏一番,这才跑去买了一匹马,也不做什么收拾和准备,随即出了长安城。 只要不怕饿,外出时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 只是往昔都是数人行,如今是一个人溜达,李鸿儒颇觉得有些冷清。 他吟吟唱唱,想到赤霄剑才有了几分动力。 此时,这柄剑挂在黄骠马身上,宛如一缕马鬓毛。 李鸿儒时不时还能拿这柄剑取些乐子,旅途总算多了一些生机。 出长安城,又到边关,再途径西番哈蜜国等地进入吐浑国。 待得纵马十余日,李鸿儒才赶到伏俟城。 从元宵节后出发,途径数国,李鸿儒到伏俟城时已经是二月中旬。 伏俟城的城墙上依旧残留着冰雪的痕迹,但诸多之处不乏巡逻团,来回不断巡逻四方,注视着任何可疑可查之人。 依吐浑国现在的军事力量,李鸿儒觉得这可能就是战时准备了。 近二十万精锐丧命在与大唐的争锋中,吐浑国想将精兵团补全一时没那么容易。 如同慕容忠烈的成长一样,想再次形成足够数量的兵团,这需要休养生息,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成长。 眼下的吐蕃国显然没给这个机会。 二月的天气依旧寒冷,但伏俟城中不乏一些人心惶惶的景象,便是出门的人行走都有几分匆忙。 “李大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