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第一次来到长安城的慕容忠烈而言,长安城是厚重的,也是沉重的。 这种厚重和沉重压在了他心头。 直到来长安城走了一趟,慕容忠烈才知晓往昔父亲所说的话。 除非是从内部打破,否则没人可以消灭大隋,即便西天的佛陀也不行。 这更无须说吐浑国。 游牧国度的人少凶悍,只适合临时的打秋风,远不足以占据发展。 而大唐地域多山河,虽然壮丽辽阔,却并不适合放牧,无法让诸多游牧国生存发展。 但凡进入到大唐境内,便会形成关门打狗的局面。 第一次见到长安城,慕容忠烈更是隐隐觉察到这座城市下似乎埋藏着什么。 或许是阵法,又或许是其他。 阵法讲究天造地设,才能发挥到最大的用途。 长安城下或许就拥有某些传承的阵法,在绝境时翻盘。 熟读过一些相关的历史,慕容忠烈亦是知晓汗国最为强盛时,兵马只距离长安城不到三十里。 但汗国兵马在三十里外硬生生止住,没有进入到长安城下。 这或许就与长安城的布置相关。 即便排除阵法,近五十米高的城墙让人望而生畏,足以绝掉任何强行打击的信心。 相较之下,吐浑国的伏俟城大而不牢,难有底蕴可言。 历代东土统治者不乏定都在长安城,也在不断完善长安城,让这座城市愈加雄伟。 而今到了大唐。 大唐的长安城中更为繁华,贸易昌盛,底蕴也更为厚重。 “感觉如何?” 李鸿儒看着慕容忠烈,问了对方一句。 除了使馆,又或等待唐皇的召见,慕容忠烈没有多少地方可去,转悠了不少区域,慕容忠烈最终留在他这儿耐心等待。 李鸿儒此番闭关的时间并不长,慕容忠烈只是在李府等了两天。 此时李鸿儒的询问似乎是在问等待的如何,又似乎在询问所见长安后的感觉如何。 “感觉很亲切,很好!” 慕容忠烈寻思了一下,将心底诸多所想压了下去,极为中性的回答了李鸿儒这个问题。 李鸿儒的提问有些临摹两可,但他的回复也是得体,不论是哪种询问都能做回应。 这让李鸿儒点了点头。 眼前的慕容忠烈年少,但气质与聪慧皆具,并不是顽愚之人。 只要慕容忠烈见唐皇能有此时的发挥,李鸿儒觉得对方亲事可成。 有拓跋夸的回传信息,又有慕容忠烈的拜帖,唐皇最终许了慕容忠烈来长安觐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