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要符合流程,李鸿儒将他调离崇文馆,丢到更远的角落里也没问题。 这让颜师古心中有些隐约不好的念头。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届吏部官员也有一届吏部官员的规矩。 像崇文馆这样事少俸禄足的清水衙门不多,只要他每隔一段时间做些古文字修正便足以满足苏亶的要求。 但苏亶满足了,吏部官员看上去有些不满足。 侯君集新任吏部尚书,颜师古也不知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是不是要在他这儿点起。 如他这样脾气傲,交际差的人被打压,帮腔的估计都没几个,拿来祭天奠定权威是再正常不过了。 一时间,颜师古还不由有了几分心情荡漾。 “我听人提及过你的本事”李鸿儒起身道:“但你的本事是不是像别人所说的那样足,还需要考课一番,免得写出来的学识误人子弟!” 考课也称考绩、考核、考查,是对在职官吏的官箴政绩和功过的考核。 除了印证往昔的资料,也不乏一些临场的考核。 对崇文馆等职位而言,直接考核的便是学识。 “还请左侍郎大人考课”颜师古抬手道。 若论知识,他还没怎么怕过考课这种事情。 相反,更应该担心的是考课者自身。 若考课者自身知识不过关,冒然考课便会贻笑大方。 颜师古目光摆正,看着眼前这个出题人,也是吏部辅助尚书的左侍郎。 “那好”李鸿儒点头道:“今天我们便来考课一番‘火’。” “火?” 颜师古稍有疑惑时,只见李鸿儒点了点头。 当求教和同等交流变成考课,彼此的关系会完全转变。 但李鸿儒所得并不会有差别。 只要他询问得足够严密,颜师古必然会去作答。 问其他内容不好用,但涉及到《占火经》与《颜氏南明丙火》,这便是颜师古难于绕过去的话题。 在崇文馆中,便陈列着《占火经》与《颜氏南明丙火》。 作为崇文馆的秘书少监,颜师古的典籍不仅陈列在藏书阁中,崇文馆亦有放置一份。 这让李鸿儒学习一番并不难。 当然,若是这两册书的正本只放置在藏书阁也并无问题。 在江湖司任职数年下来,他累积时间的福利足以进出藏书阁一两次。 李鸿儒掐了个法决,伸手一摸,顿时将这两册典籍摸了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