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吏部尚书是朝廷有数的重要官员职位。 而吏部左侍郎则是尚书之下的重要狗腿,同样权威不低。 这是一个能威慑到诸多官员的职位。 李鸿儒没想到自己会从事这样的职位。 “咱们上任之初也不想那些有的没的事”侯君集笑道:“但若是下任之时,有哪些看不顺眼的倒是可以清退一批,有那些合适上位的也可以提拔一批!” 吏部尚书并非没有钳制的对象,比如众多的御史大夫,又或同是六部的尚书,还有某些三品,甚至二品和一品荣誉职位的国公。 侯君集初次任文职,不免也是和心腹定下标准和底限。 侯府一波小宴,侯君集就拉着李鸿儒不是低声交流。 这让李鸿儒连连应下称是。 在另一边,则是曾经的太学之首侯应谦。 此时侯应谦捧着书卷,不时与房遗欢、杜构等人低声说话。 大人有大人的宴席,年轻人们也有宴席。 但个中的滋味难言。 侯应谦不时将目光投放在不远处和侯君集低声交流李鸿儒身上。 虽然曾经同为太学的学子,但双方现在不是一个层次。 侯应谦有些闷闷,但又有些羡慕。 能与侯君集共事,又被委以重任,不再属于江湖司那个朝廷的游离部门,证明着对方已经开始介入朝廷重臣行列。 虽是朝廷重臣的候补职位,但这无疑在拓宽眼界。 只要在吏部有一年半载的经验,以后提拔到吏部尚书任职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儿子,哈哈哈!” 见得侯应谦不时投过目光,侯君集毫不避嫌的发声。 “他修文法,可惜我这个做爹的没什么本事,什么都是半桶水,难于让他在显法中受益!” 只要提携足够多,元神在一品到五品层次中都能不断进步,甚至跨越阶梯。 侯君集自嘲时,也不由让李鸿儒提携提携自己的儿子。 “您这可撞巧了”李鸿儒笑道:“我显法后也是个半桶水,对应谦兄难有什么裨益可言!” “嗯?” 见得侯君集生疑,李鸿儒也不避讳,口中喃喃出声,一时间他身上有蓝光冲刷,又有红芒浮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