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乎是同一时间,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军自东南方疾驰而来。伏击圈外围的明军看清是自己人,随即领他们去见了庞岳。 “大帅!”带队的是飞虎营甲队乙司把总王樟堂,穿着一身和庞岳类似的铠甲。与之同来的还有之前被张勇、沈志祥追得慌不择路的“石有亮”、“卢启武”等人,相近的体貌加上相似的铠甲,端的是维妙维肖。 “展龙扮我扮得很像啊,把鞑子都给蒙了过去!我在此先给你们记下一功!”庞岳笑着说完,突然又看到了王樟堂肩上裹伤的纱布,“伤得重不重?东南边战事如何了?” “一点小伤,不敢劳烦大帅挂念。”王樟堂道,“战事还算顺利,那陕甘绿营总兵叫什么张勇的,追得过急,一头扎进了伏击圈,我军的一轮炮弹刚好落在他的帅旗附近,估计这王八蛋已见了阎王了。那伪续顺公沈志祥还算机灵,一见情况不对,赶紧后撤,却也没能完全退出伏击圈,被我军打得只有招架之功。高将军让我先行赶回,是为了告诉大帅,他已决定按原计划故意放开一道口子,请大帅这边做好接敌准备。” “刚才我已经听到了,”听说张勇生死未卜,陕甘绿营群龙无,庞岳心中实在高兴,“展龙先下去歇着吧!” 王樟堂却摇了摇头:“大帅说的哪里话,我还没杀过瘾呢,这一箭之仇不报可不行。还请大帅允许我归队继续作战!” 庞岳知道他的秉性,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应允了他。 当阳光开始普照大地时,东南边终于腾起了一股烟尘,越聚越大,刮过大地引起阵阵剧烈的颤抖。渐渐地,一面旗帜从漫天的灰尘中显露了出来,紧接着又是第二面、第三面……如云似海。 纵马疾驰的沈志祥显得狼狈不堪,先前那股所向披靡的威势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眼中无尽的慌乱与疲惫。本来,他还踌躇满志地想着要生擒庞岳,却怎么也没料到会一头扎进明军的伏击圈。张勇中炮之后没多久便咽了气,他也强不到哪儿去,虽然经过一番血战之后冲出了伏击圈,麾下兵马却是损失惨重。两部加在一起,只剩下了不到五千心惊胆战的残军。并且,携大胜之威的高一功正率部紧紧追来。 此时的沈志祥也没有了太多的奢望,只盼着能尽快脱险。眼看着荆州城已经依稀在望,沈志祥正准备让士卒放慢度以防明军偷袭,北面突然一阵巨响,紧接着一连串炮弹狠狠地扫入了清军侧翼队列中。 “贼军!”“贼军又来了!”仅两轮炮击之后,本就是惊弓之鸟的清军阵脚大乱。 惊天的呐喊声中,明军伏兵一齐杀出,彻底断绝了清军前进之路。而在背后,一路追击而来的忠贞营的马蹄声也已依稀可闻。才出重围便又入瓮中,沈志祥脸上阵阵绝望。 在此设伏的钢锋营、破军营都编有一个千总队的火铳兵,使用的都是湖广制造总局造的新式燧枪和火绳枪,火力不容小觑,早在数十步之外便打得清军人仰马翻,连近身肉搏的机会都不给他们。 过了一阵,铳、炮皆停,北面的一块高地上,庞岳在一干盾牌手的护卫下来到了此地,冲着沈志祥帅旗所在方向喊道:“沈将军,尚可喜已经北窜,荆州也已落入我军之手。而今将军又身陷我军重围,若再顽抗,意义何在?将军本为大明辽东边将,当年投降鞑虏虽为恶行,却也并非不可饶恕,只要将军肯迷途知返,庞某一定不计前嫌,欢迎将军回归。若是将军执迷不悟,兵败身死,到了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去见毛帅与令叔沈帅?其中利害,还望将军三思!” 毛帅和沈帅即大明原东江镇总兵毛文龙与副总兵沈世奎。当年,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沈世奎接任东江总兵,继续抗击后金。后来,沈世奎战死沙场,他的侄子,也就是沈志祥收拢溃兵退守石城岛、并向监军索要沈世奎印绶,不料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便拥兵自立、自称东江总兵。再后来,面对明廷的围剿,走投无路的沈志祥投靠了皇太极,受封续顺公。 庞岳说完,自有若干嗓音洪亮的军士齐声将之传出。 良久,才有一个声音传了回来:“庞将军的好意,沈某心领了,在此也有一席话送给将军。所谓风水轮流转,沈某今日身陷绝境,不敢怨天尤人。可将军即便侥幸胜了一场,所守护的也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岂能长久?伪明主昏臣庸,朝政糜烂,若是不亡,天理不存!只可惜了庞将军满腹韬略,却要为之殉葬!而今沈某人头在此,将军只管来取,至于如何面对毛帅与家叔,沈某自有定夺,不劳将军费心!” 庞岳听了,轻轻叹了口气:“进攻!” 炮声再度响起,此时,高一功也已率忠贞营数千人马抵达,与湖广镇一道,对已掉入包围圈的数千清军进行前后夹击。 彻底突围无望的沈志祥反倒抛却了恐惧,犹如濒死的野兽爆出了前所未有的凶悍,亲率本部人马对着湖广镇动了决死冲锋。后阵被忠贞营冲乱,他不管了。侧翼被烈火营的红夷炮轰得东倒西歪,他也顾不上了,只知道向前猛攻。 “杀贼报国!”沈志祥无数次出如是大喊,直喊的声嘶力竭、咽喉充血。双眼也变得通红,又好似一个疯狂的赌徒压上了自己最后的赌注。 “杀贼报国!”受到沈志祥的感染,一些清军也鼓起了残余的血勇,朝着明军阵线起了鱼死网破般的突击。 可这也终究是一场结果早已注定的交战。一方携大胜之威,士气高昂,另一方刚遭大败,军心散乱;一方准备充足、以逸待劳,另一方立足未稳,编制不整;一方在兵力、装备上展优,另一方则处于劣势。除非老天显灵,才有可能生逆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