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旧知-《大官人》


    第(2/3)页

    而周新则继续在永乐朝为官……自然,两人便断了联系。

    道不同不相与谋,昔日的好友形同陌路。

    之后十年里,郑家因为对永乐皇帝的消极态度,自然失宠于朝,郑沿也渐渐褪去光环,和光同尘,与寻常乡绅无异。

    而周新则声名大振,成了皇帝宠信、百姓敬仰,赫赫有名的冷面铁寒公如今更是为一省大宪,率大军包围了郑宅镇,郑家全族老小的生死其手中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生浮沉变幻之无常,莫过于此……感慨万千,千万感慨,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尽管现实是那样的残酷……“我这次的来意,他们应该和你们家说明了。”

    还是周新重新开口道:“子彦兄亲自来这一趟,应当不只是为了劳军吧。”“臬台明鉴,”郑沿拱手道:“草民这次来有三件事请教。”

    “你可以问,但我不一定能够。”

    周新淡淡道。

    根来不及重温旧情,他就不得不戴上冷漠的面具。

    “是。

    ”郑沿点点头道:“草民请问臬台,大军既然是保护郑家,为何要在面向郑宅镇的一面挖壕设栅?”“军队的安排,我不太清楚。”

    周新缓缓道:“不过我想,周家只要问心无愧,这些事情都不足挂怀吧。”

    这便没法再问了。

    郑沿接着问第二件:“是不是这段时间,任何人不得出入郑宅镇了?”“不是。

    ”周新摇摇头道:“只是不许人进入,若有要离开的,只要经过检查,确认不是明教妖人,自然放行。

    ”顿一下道:“不过现在外面兵荒马乱,为了避免危险,还是少外出为妙。

    ”“谢臬台好意。

    ”郑沿又道:“但其实我郑家非但足以自保,甚至可以襄助官军收复县城。

    我听说明教徒凶顽狂热,又据城而守,唐伯爷兵力太少,恐怕要吃亏,还请臬台不要为寒家浪费兵力,速速与伯爷合兵一处,我愿发两千子弟兵,助朝廷一臂之力。

    ”“郑家有这份心,很好很好。

    ”周新沉默片刻道:“但是保护郑家是朝廷的命令,官也唯有遵从而已。

    至于县城那里,唐伯爷身经百战、破城无数,我们就不要瞎操心了。

    ”说着有些伤感道:“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子彦,我们十年没见了,今晚我请你喝酒。

    ”“黄鲁直这首诗,还有下半阙,”郑沿却缓缓摇头道:“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