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鉴画-《锦书良缘》


    第(2/3)页

    阮太尉现在看到的这幅的意境可是远在那幅仿品《春景陌上花开》之上的。

    文帝却是不管他人说道:“是黄柏纸。”

    耳尖心灵的人听到文帝的话立马看向画轴。要知道这文兴大师所在的南朝画画大多是用黄柏纸的。画轴也是南朝素来常用的赤轴。

    这里要提的一点是,文兴字宏创,号天一山人。但是据文兴的好友罗山道人的《明远志》里的《与友记》里面提到文兴的另一号是轩兰居士。罗山道人是曾经和文兴传过断袖的人,不管怎么样罗山道人与文兴的关系特别好是得到了大家认同的。所以罗山道人的记载还是比较可信的。

    文帝一边看着心中已经是大约有数了。只是因为之前孙皓钺的话以及阮太尉的话,文帝虽然内心激动万分。但是面上却未显露半毫。

    反而文帝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众位大臣,然后又继续将目光转到画上一边看画一边说道:“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何见解?”

    此话一出众位大臣开始并无人敢多言。

    谁不知道当今文帝文治武功俱都是样样出色之人。想当初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可是偷偷别的名字参加科举最后若不是殿试一轮终于暴露了,依着之前文帝却做的文章来看那一年的状元可是非文帝莫属。

    最主要的是文帝对文兴大师的画可是颇有研究的,这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了。

    所以谁敢在文帝面前开口呢。

    “朕想着诸位爱卿总不会像七皇子一样说自己不学无术吧?来,别拘束,大家都看看说说。”

    文帝既然都这般说了,大家若是再不说话就是间接承认了自己不学无术。人家七皇子不学无术人家可是投了个好胎有个好爹。旁的大臣若是真的如此哪里还配在朝堂里。以着刚才文帝的表现以及之前醉虫的事情让大家都是心有余悸的。

    大家也是生怕文帝再来一句既是不学无术就回家多多学习吧。

    于是大伙便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

    只不过到底是官场上混得,大家说起来也都是滑不溜球的,到没几个人真正说出这幅画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最后文帝对着刘靖业说道:“刘爱卿,这幅画说来也是你们刘府的。你们刘府也是世代书香,不如你们几个说说这幅画是真是假?”

    众位大臣见文帝最后直接问向刘府俱都是松了一口气,随即不少官员竟然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但是孙皓钺却是知道这幅画绝对是真的。不说他上一世的记忆。就说文帝现在的这一番表现可是在给刘府得赏的机会。

    因为画是刘府献的。阮太尉的那一句话又是很明显的将刘府的路堵死了。对于刘府来说,那副画只能是真的。

    所以刘靖业听着文帝的话说道:“容臣和臣的兄弟再近身仔细看一番。”

    文帝笑着说道:“文兴大师的画,自然是要认真一些的。”

    那些看戏的大臣此时见着文帝的态度更是不知道文帝是个什么心思了。

    孙皓钺却是望着那些要看笑话的人心中腹诽道:真是白痴。

    刘靖业虽是顶着压力让文帝同意刘府三人看画。但是其实背负的压力却是更大。不管如何文帝是答应了他的要求的,所以无论如何刘靖业都得说出这个一二三来,哪怕是假的都得把它按真的说出个一二三来。

    等到刘靖业三兄弟到跟前仔细看的时候才知道今日对于刘府多半是好事了。

    本来刘府兄弟确实没人见过文兴大师的那幅《秋雁秋水凫鸟图》。但是不确信的是那副画是真是假,现在他们近距离看了一次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把握。一来不管为什么老夫人决定拿出这幅画。老夫人都不会用一副假的献出来,二来若是假的只能是老夫人原以为是真的,可是刘靖业仔细看了这幅画若不是真的却是绝对可以以假乱真。

    于是刘靖业说道:“微臣对于文兴大师的画不是很有研究,只是略有涉猎。但是臣近观发现这纸质确实是文兴大师所在的南朝画画大多是用黄柏纸的。画轴也是南朝素来常用的赤轴,而且瞧着也是有些年代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