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入朝-《锦书良缘》
第(2/3)页
文帝这次对于孙皓钺的胡扯没有什么表情只说了一句:“过几日你随着刘卿家在吏部历练历练。他是个有能耐的。”
孙皓钺愣愣的望着文帝没有开口。这会孙皓钺可不是表演,只是略微夸张了一些。
不怪乎刘府现在盛世日大,吏部向来是六部之首。又负责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而刘靖业又是吏部尚书,吏部的一把手,大家难免高看很多。
就是其他几位早一些涉足朝政的皇子都没有谁说不希望涉足吏部的。但是确实没有一位皇子得以进入吏部。
也就是说若不是刘清素年岁未到说不定单凭刘靖业在吏部为官。刘清素也会被几位皇子惦记上,毕竟吏部是最好培养拉拢人才的地方。
按说这件事情要是背的皇子肯定是高兴的厉害。但是对于孙皓钺来说,文帝的多疑以及几位兄弟的虎视眈眈,孙皓钺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即未来的岳父还是吏部一把手的情况下。
所以孙皓钺说道:“父皇果真是疼我的,只是父皇未免对儿子期望太高。儿子说句老实话。儿子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所以这个吏部儿子虽是想进但是却是害怕。”
文帝听后说道:“哦?小七还有你害怕的?”
孙皓钺立马说道:“当然害怕!我若是差事办得好那是应当的,谁让儿子是一代明君的儿子呢?但是儿子若是办的不好。儿子一方面担心父皇会失望,一方面又担心儿子拖父皇的后腿了。儿子虽然荒唐。也不是胸无大志的。”
最后一句孙皓钺倒是说的很有声势。
文帝听后眼睛微眯,小七也有问鼎皇位之心?只是这般坦白的怕是没有几个?罢了,身为皇子谁没有当皇帝的心思?即便是文帝做皇子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小七的胸中大志是什么?”
文帝问这话的时候并没有任何表情。
孙皓钺也有些紧张,这个话题越来越敏感,扯不好一辈子都不得安生。
孙皓钺强压着心中的紧张笑着说道:“儿子的大志便是吃好喝好玩好,最大大的大志就是父皇一直疼儿子,这样儿子的大志才会实现。”
文帝听到这倒是笑了起来:“这就是你的大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