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一十六章,让人研究不通的建筑方案-《塞外江南》


    第(2/3)页

    等到了杨家沟之后,他们看到了已经初步建成的地基,整片地基的面积至少有两千平米左右,整个地基几乎看不到现在建筑材料中的水泥和钢筋,地基全部用一块块青灰色的岩石构建而成。

    整个地基高出水库水面差不多有两米多,地基将整个水库分割,就好似在这个水库上面出现了一个人工小岛一样,一座浮桥连同了地基和岸上。

    工人们正在地基的中央位置修建一个面积不小的暗窖,这也其实就和杨承志手中混沌塔的塔座一样。

    在看到工人们施工,不少的建筑学家,更是疑惑,原本七层高的古楼根基就需要相当牢固,现在修建的地方就在水中,下面有着水流的作用,地基就会收到影响,可还要修建一个暗窖,这让建筑学家门为这个建筑感到担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座连同岸上和两千平米的地基的石拱桥假设完成,虽说石拱桥也只有几百米长,可是却给刚刚搭建起来的两层古楼增添了一份气势。

    关注建筑建造的那些专家专门去了一趟村里,和村里沟通之后,上到了水库中央的地基实地考察了一下。

    让这些专家惊讶的时候,这个没有用到一丝现代建筑材料的地基根本和他们想想中的不一样,两千多平米的地基牢固无比,不少大型的建筑工具在上面来回运转,根本不能让这个地基有一丝变形。

    有几个建筑专家还专门下到地基的周围观察了一下,他们看到两块巨大的岩石中间根本没有一丝水泥,完全是用古代建筑泥灰勾勒,只不过中间多出了一条条暗灰色的好似铁片一样的金属。

    研究了两三天这些过来的建筑专家不禁感叹,这样的地基就是用现代建筑方案都不一定能够建造的如此牢固,在这样的地基上建造建筑还真的要和岸上几乎一模一样。

    等他们去到已经成型的两层古楼那边研究了一下,得出的结论让他们深感震撼,两层古楼的不少地方的构建方案他们完全没有见过,这些地方的构建方案完全超越了现代建筑的理念。

    在这种构建方案搭建起来的古楼交界处极难断开或者坍塌,要是全部用这种方法构建的话,七层的古建筑还真的不是梦想。

    研究不出这个建筑有什么瑕疵,一干人就找到了温坤,询问那种构建方案的原理,可是从温坤哪里得到的结果是,温坤也不知道这种构建方案的原理,他完全是按照杨承志绘制出来的图纸。

    听到这栋建筑的设计图纸根本不是温坤绘制而成,一干人更加震撼,他们想不到这样的张图纸出自于一个根本不懂建筑的年轻人之手。

    这让一干人都想亲自请教一下杨承志,想知道他是如何能够想到这样的建筑方案,这要是这种建筑方案能够推广的话,建筑业也要再次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

    可从杨承志哪里得到的情况是,这些建筑方案都是脱胎于古代建筑的构造,很多的古建筑中就有着这种建造方案。

    从杨承志这里找不到答案,一干建筑专家学者在随后的一段时间也离开了杨家沟,因为他们都知道有了那种建造方案,这栋七层的砖木建筑还真倒塌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