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迎亲!火踏白云(求推荐求月票)-《保护我方族长王守哲柳若蓝师父》


    第(1/3)页

    ……

    时间一晃而过。

    距离刘赵两氏灭亡,彻底退出舞台,已有十个月了。

    这十个月里,王氏发生了不少喜庆大事情。六爷爷王宵翰的灵台宴,举办的非常热闹。此后,又是姐姐王珞伊与陈方杰的婚礼。

    没几天的时间,又是他王守哲的大婚期了。

    王氏可谓是蒸蒸日上,喜事不断。

    这又是即将秋收之季。

    丰谷农庄内。

    数千亩良田中,灌浆到了中后期的稻禾如同大海波浪一般,随着风上下摇摆,甚是壮观。

    佃农们在田间忙碌着,他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稻禾,该补肥的补肥,并识别稻禾中那些和鱼目混珠,漏网之鱼的稗草。

    稗草和稻禾长得非常像,算是稻禾的先祖。先人将稗草一代代优选培植,才有了如今的稻禾。它们生长野蛮,除却不尽,与稻禾争夺宝贵的养分。

    若是不处理干净,必会影响稻禾的灌浆。

    佃农们劳作很辛苦,但是今年的佃农们,辛苦操作之余,都露出了欣喜之色。

    只因今岁,主家不知从哪里弄来了新的稻谷品种。说是要将丰谷农庄一半的土地,种植新的稻种。

    先时佃农们私底下怨声载道,就怕新稻种不适应这块土地,届时歉收了,也会影响到他们分成。

    好在主家良善,承诺种植新稻种的佃户,最低按照往年平均收益分配。若是丰产,便能额外分配。

    这一季种下来。

    越到灌浆期,佃农们越是发现新稻种的厉害之处,非但植株挺拔不易倒伏,连稻穗都比寻常品种要大,颗粒要多。

    许多佃农们都是老农户了,他们知道若是照此下去不变,今岁每亩田恐怕要多收成一担稻米,且品质可能更优。

    如今新米价格本就要略高,哪怕按照原价计算,每二十亩就得多一个乾金的收益!这收益,可是抛开了税收,肥料,耕牛,人工等等的纯额外收益。

    平均分到每户佃农头上,也能有三十个大铜!!若是麦子都能有良种,一年岂不是额外能多六十大铜?

    这让佃农们如何不喜?

    这笔额外收益,可以全部攒起来,未来给孩子做老婆本。或是送孩子去学一门手艺,有了手艺后非但不要辛苦务农,收入还高,连娶媳妇都容易多了。

    更有不少佃农已经畅想起未来,如此便能更快攒够乾金购买足够的农田,让子子孙孙们成为自耕农。

    一念至此,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

    与此同时。

    田间头,精神矍铄的四爷爷王宵志,兴奋地说道:“守哲啊,你研究出来的王氏九号稻种,当真是优质稻种。若是咱们所有农庄中都种上王氏九号,这一年得多赚不少啊。”

    如今王氏肉食充沛,曾经省吃俭用的王宵志等族老,也被勒令要补充灵食,甚至要使用小培元丹并勤加修炼。

    因此今年的王宵志气色非常不错,显得年轻了许多。如此哪怕这辈子没有灵台境的希望,也至少能健健康康地多活些年头。

    王守哲可不想这些族老们,辛辛苦苦为家族干了一辈子,培养了一代代的孩子们,结果八十岁就走不动道了,晚景凄凉。

    “四爷爷,明年换块地再种上一季看看,若是没问题,再全面改种王氏九号。”王守哲对自己精心研发的王氏九号,也是颇为满意。

    他之所以能研发稻谷品种,还是来源于他那神秘莫测的血脉异能。当他发现自己能令枯木逢春,顷刻花开后,便已经想到了要催生灵药灵谷之类。

    只可惜,经过一番研究后,他发现自己想简单了。

    枯木逢春,顷刻花开,不过只能用在普通植物上。

    而且不能极短的凭空时间内催化它们,因为没有养分的补充,以及催化太快,会消耗了它们的生命潜能,很快就凋零了。

    对于那些灵谷,灵植之类,当然也并非没有催化作用。

    但是仅对一支白玉灵米稻穗催生,若是凭空极短时间催生,最终结出的稻壳内,都是空的。

    倘若按照正常种植,加大营养,便需要耗费王守哲十多天功夫,才能让它最终成熟,结出白玉灵米稻穗。

    而且仅有一株,性价比极低。

    至于催生人参之类的灵药,那就更不用说了,十几天的辛苦催生,至多能让那支人参多出一年的年份。催生的作用,堪称鸡肋。

    不过王守哲估计,是自己神秘血脉层次太低,太过稀薄的缘故。若是有朝一日,神秘血脉觉醒到了极致,说不定真能顷刻间催化出一支百年人参呢。

    只是如今现状,催生灵种着实太累太不划算。

    最终琢磨来琢磨去,与其催生灵种,还不如先把普通稻种,麦种改良一番。因此他建造了实验室,开始小规模的催化稻种。

    他的血脉能力,对普通植物的优势太大了。

    大约一分温室实验田,只要实验田内营养跟得上。他只需要约莫数天的时间,便能让这一分实验田的稻种到成熟收割。

    因此,他决定将新能力用在培养稻种上。

    最初的稻种,反而是来自于刘赵两氏,那减产到不忍目睹的农庄之中。减产到如此程度,依旧能活下来的那些稻谷,必然是在抗虫性,抗病性上比较优质的一部分稻谷了。

    从此基础上开始,会简单许多。

    随后,他一代一代的培养着新品种稻谷,上辈子可怜到稀少,十分零散的农学知识,育种知识被他一点点地利用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