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 “教育强国”-《小军阀》


    第(2/3)页

    这一制度是陈炯明最先提出的并且筹办的,王恒岳可不想抢了他的功劳。

    “教育是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的千秋大业。”陈炯明接口道:“除了六三三制,还有推行课程表制、家访制度、课外活动制度等等。”王恒岳面sè凝重:“教育为一切之根本,我和竞存商量了多天,准备颁布“振兴教育令”明确提出中国教育的三大内容和振兴教育的二条办法:“振兴教育令,中将制定了7项具体措施,以军令的方式,又以广东为示范区,强制下辖各县,务必全力以赴执行,认真办理有成效者,立于奖擢,敷衍泄沓视为具文者,立于处分。我将严令军队不得占用学校一间教室、一间宿舍,违令者严惩不贷。一旦在广东能够取得成功,那么这一经验,将在军政府的所有势力范围内进行推广。”吴在民有些惊讶,以军令的形式强行推行教育法,闻所未闻,但仔细想想,却又的确是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来这位大元帅是真的铁心要办教育了!

    王恒岳和陈炯明认真讨论了教育改革方案,结合之前王恒岳在四

    等地办教育的经验,两人决定在广东示范区内推行一系列教育改革。

    决定创办创办师范学院,学制一年,招收中等师范在校二、三年级学生,进行教育行政、教育管理等专业培训。毕业后,分派各县学担任校长。

    废除修身、读经等旧内容,增加物理、化学等科目,缩短授课时间,开展课外活动,务使学生为缨信,不为盲从,培养学生自治能力。

    普及教育的要求也将极为严历,要求护法区所属各县建立正规中、

    学校,做到“一乡一校”禁止si塾。

    为了普及平民教育,陈王恒岳还准备在护法区各属创办工读学校、

    平民夜校、商业学校、外国语学校以及fu女家政公路等讲习所。

    同时,王恒岳准备成立“教育委员会”电邀安徽人,前北京大学文科校长程独甫先生担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教育委员会为护法区最寄教育行政机关。其职权是为编定护法区教育制度:检查、监督护法区教育成绩:掌管护法区教育经费及办理预算结算:任免护法区立各大、专学校校长及各县教育局局长。

    在广东示范区内,王恒岳规定全省财政收入分之二要用于教育之,划…定之教育经费,由教育机关保管之,无论何种政费,不得挪用。

    民众无分男女,由满七周岁起,皆有受六年教育之义务:另外,将兴办女子教育纳入到法律保护范围。

    鼓励si人办学,军政府将大力给予协助。

    壮大师资力量是关键,扩建、新建师范学校也提到了议程之。

    一揽子教育振兴计划…,清晰的放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教育强国是王恒岳、陈炯明等人的梦想,而任何的一个梦想要能完成,总要有人来先迈出第一步。

    在北伐在即,各处急需资金的情况下,王恒岳还是咬牙划拨出了大量的经费用于教育。
    第(2/3)页